2017综艺:爆款频现下的平台较量

2018年01月16日 08:38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于 帆

  原标题:2017综艺:爆款频现下的平台较量

  近年来,谈及国内综艺节目生产模式,核心话题总离不开购买、引进、模仿等关键词。然而回顾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内综艺节目生产正在从“拿来主义”的模式中抽离,逐渐摸准了国内市场的脉搏和观众的口味,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综艺内容——类型多样且亮点颇多,文化类、科技类、音乐类、竞技类等“爆款”综艺节目不断涌现。不难发现,中国综艺节目正在实现内容和风格上的多维度转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综艺节目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持续放大。随着自制综艺节目质量的提升,曾经作为播放平台的视频网站,如今依靠爆款节目实现了对电视观众的成功分流,更多的观众开始习惯于在视频网站上观看综艺节目。可预见的是,新的一年,卫视与视频网站的较量将更为激烈。

  文化类节目从“清流”走向主流

  2017年,国产综艺节目亮点纷呈,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一大批文化类节目的涌现:《中国诗词大会》领跑春节档,最高收视率破1;《朗读者》播出后迅速升温,并持续在网络上引发话题讨论;通过读信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见字如面》,单期网播量近千万;依靠原创节目形式,集舞台表演、历史解读等元素于一身的《国家宝藏》,点燃了观众追看文化类节目的热情……包括《向上吧!诗词》《成语中华》《少年国学派》《国学小名士》《阅读·阅美》等在内的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多地呈现在电视荧屏上,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

  在文化类节目的粉丝们看来,“与热闹喧嚣的娱乐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更为关注着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出中国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此类型节目不仅赢得众多观众的肯定,还成为了网络上年轻人热议的话题,打破了“高雅节目在市场上会受冷遇”这一业界惯常的判断。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文化类节目的爆发式发展并不出人意料。这是大众审美提升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化不断繁荣的表现。诚如《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所说,尝试做文化类节目,并不是因为有前瞻性,而是“面对未来”的一种选择。

  不过,尽管文化类节目持续火热,口碑出众,其收视表现却普遍不及预期。数据显示,2017年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只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平均收视率突破了1%,《朗读者》的平均收视率仅为0.91%,与娱乐类综艺节目相去甚远。而且随着创作走热,文化类节目从类型到内容上也呈现出同质化迹象。如何保持文化类节目活力的同时,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有效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这股综艺“清流”变为综艺荧屏的主流节目形态,成为业界需要持续思考的创作难题。

  不难预见,文化类节目将依然是2018年综艺节目创作的热点,如央视的《信中国》《经典咏流传》,浙江卫视的《同一堂课》《向上吧!诗词2》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都已列入播出计划。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否正在走向同质化?首任总导演并推出了读信节目的朱军认为,在文化类综艺节目方兴未艾的大环境下,这类节目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列中,制作出有品位的节目。”朱军说。

  分众市场空间到底多大

  记者注意到,2017年,以《中国新歌声》和《歌手》为代表的老牌音乐综艺节目,都陷入了收视率和影响力双重下滑的窘境。曾经令观众耳目一新的竞技类音乐综艺节目,因“常年保持不变”,最终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然而,《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垂直细分类型的音乐综艺又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2017年暑期档爆红的《中国有嘻哈》,令“freestyle”等嘻哈术语一夜之间成为了年度热词,同时也推动着原本属于小众文化的嘻哈音乐走近大众。以《明日之子》为代表的网络选秀综艺,则融入了多种互联网元素,并以充满话题性的节目内容,为节目带来了41.41亿的网播量,创下了网综播放量的新纪录。

  “对内容制作方而言,借助时间碎片化、人群分众化的互联网特性,为细分人群持续打造精品内容成为关键。”这一互联网平台内容生产的制胜秘诀,如今已鲜明地体现在了网络综艺节目的创作中。“趋向于垂直小众的精细内容划分”,这是业界此前对综艺节目走向的预测,而综艺行业2017年的表现直接印证了这一说法。

  随着业界对分众市场空间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方将内容锁定在垂直细分领域以及小众文化上。2018年,多档关于街舞的综艺节目即将上线播出,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不过,综艺节目所面对的分众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对此,有从业者冷静指出,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一方面在于对分众市场潜力的挖掘,另一方面仍在于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恐怕后者更为关键”。

  “慢”综艺能否以差异化创作取胜

  2017年,“慢综艺”成为综艺节目的一个流行词。湖南卫视凭借《向往的生活》开启国内慢综艺先河后,又推出《中餐厅》和《亲爱的·客栈》两档慢综艺,都收获了不错的话题度和收视率。尤其是《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平均收视率均超过了1%。紧随湖南卫视的脚步,各大卫视也陆续推出了慢综艺节目,东方卫视的《青春旅社》、浙江卫视的《漂亮的房子》、江苏卫视的《三个院子》以及北京卫视的《生活相对论》,先后登陆荧屏。

  按照湖南卫视的解读,慢综艺,即与快节奏、重娱乐的综艺相反,这类节目形式简单,不做游戏,也不搞竞技,强调的是“让生活慢下来”。实际上,慢综艺并不是一个新的节目类型,在湖南卫视制作人、《亲爱的·客栈》监制夏青看来,“这只是综艺节目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新的制作理念”。

  业界对慢综艺的前景普遍看好,认为在明星真人秀节目井喷且模式日渐单一俗套的背景下,慢综艺无疑给一批有价值、有情怀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一条新的突围之路。各大卫视更是看准了“返璞归真”的观众审美趣味,争相推出多种主题的慢综艺。记者经梳理发现,2018年将会有9档慢综艺节目陆续现身荧屏。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当下慢综艺已逐渐呈现出主题和形式雷同的趋势,质量上也是良莠不齐。从收视率来看,除了《向往的生活》和《中餐厅》,其他慢综艺节目的收视表现都一般,其中《青春旅社》的平均收视率仅为0.65%,《生活相对论》《漂亮的房子》的收视率仅在0.3%左右。口碑方面,虽然大部分慢综艺的豆瓣评分都超过了及格线,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节目因涉嫌抄袭韩国综艺,引发了不少争议。《漂亮的房子》和《三个院子》,也因其剪辑凌乱遭到质疑。

  针对慢综艺的整体表现,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慢在表象,实则是个伪命题”,无论从节目的筹备、制作还是节目中呈现出的人物状态和理念,都和“慢”背道而驰。慢综艺能否打开差异化创作的新局面,从而在收视率和口碑上赢得更多观众的认可,仍需要节目制作者持续地摸索和创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