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出版影视年底完成改制 创造环境留人才

2010年09月13日 14:55   来源:北京日报   
    2012年前,中央已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将基本完成,北京的“时间表”更早——今年年底。届时,北京市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真改革不搞翻牌公司

    “你想让它死,就给它钱;你想让它死得快,就多给它钱。”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说,政府直接供给艺术院团的旧有体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保护艺术、继承传统而形成的。但也让文艺生产单位形成了依赖性,艺术生产力逐渐萎缩,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条件下艺术生产的要求。

    2004年,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转企改制为突破口,注重体制创新,培育市场主体,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步改制为公司企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教授认为,“真”是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改制企业都是真转真改,不搞翻牌公司。”

    改制后,北京儿艺、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木偶剧院、中国杂技团等4家单位不再保留事业体制,完全走向市场,中国木偶剧院还大胆地由民营资本控股。改制后,企业艺术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而定,经营收入由自己来支配,艺术生产力和从业人员收入大幅提高。

    北京儿艺年收入翻了100倍,中国木偶剧院年收入增加几十倍……众多院团纷纷高奏凯歌。2006年开始改制的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交出的答卷似乎有点逊色,改制前年收入1760万元,2009年收入2600万元。可细分析起来,小幅增长的背后暗藏变化。“中杂正在进行艰难的经营模式转型。”公司前任总经理李恩杰说。改制前中杂和其他杂技院团一样收入主要来自海外演出,虽然看上去钱不少,但因为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在演出价格上逐渐失去话语权,30年来演出费只降不增。“如果改制后还靠低端产品走国际市场,那中杂就是死路一条。”李恩杰说。

    中杂将改制重点放在开拓国内市场,打造高端产品上。他们不求快,一步步稳扎稳打,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的太阳马戏团”。

    摘眼镜不问姓“国”还是姓“民”

    “明天我就赶回承德,用这笔资金再维修一批老爷车,扩大博物馆规模,丰富馆藏,满足不同影视作品拍摄和游客参观的需要。”

    国内首家老爷车博物馆馆长雒文有,今年年初拿到了怀柔区政府发放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20万元对于运营博物馆来说并不多,但这钱让我看到了北京市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让我有信心为博物馆投入更多。”

    自2006年起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北京市每年安排5亿元面向社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4年多来已安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重点产业项目365个,带动社会资金近200亿元。“我们在评审过程中,根本不考虑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就看项目好不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评审委员会专家齐勇锋说。在各区县自己设立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也都保持这一特点。

    北京市文化局2009年发布的《北京市舞台艺术创作生产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使沿用几十年的国有艺术院团拨款制度发生了巨大改变——代表国家艺术水准的优秀民营艺术团体,也能获得同等的政策待遇。今年年初公布的评审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首批获得资助的21个项目,仅有6个项目是国有院团的,民营院团中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就有3个项目得到资助。

    中国电影第一股是民营企业华谊兄弟;中国木偶剧院由民营资本控股;北京各类民营文化工作室已达5000多家,年策划出版图书近5万种,约占北京地区出版图书总量的40%……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政府摘掉有色眼镜,机会面前人人均等,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在北京文化市场唱起主角。

    不松手创造环境留人才

    2002年,北京儿艺演员王茂蕾嫌只能跑龙套收入太低而辞职离开儿艺。

    2004年2月,北京儿艺转企改制为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急需人才的新儿艺向王茂蕾伸出橄榄枝。

    2004年6月,北京儿艺首部大戏《迷宫》,王茂蕾担纲主演。2010年六一大戏《宠物总动员》王茂蕾担纲男一号。

    “我很俗,作为演员就认两点,一是剧院能不能提供好的演出平台,二是有没有钱。”现在收入翻了三四倍,又能有戏演,王茂蕾安心地扎根在了新儿艺。

    论资排辈成为过去时,量才使用才是现在时,35岁的演员王昭懿成为北京儿艺副院长、北歌大戏《南戴河·海誓》的领舞是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中关村图书大厦推出年轻的专家营业员……

    人才就是生产力。改制企业认识到了,政府在制定扶持政策时也考虑到了。

    对于人才的重视写进了北京市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奖励高层次“海归”、优先办“绿卡”……2006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很多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表彰和奖励的办法。

    2007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等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

    北京市还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良禽择木而栖”,种种人才政策吸引大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扎根北京,为文化体制改革注入了核心动力。

    改制6年多,北京文化艺术作品质量与市场收入双双走高,同时建立健全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9年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中,北京有电影《集结号》、歌曲《北京欢迎你》、儿童剧《红孩子》、图书《八月狂想曲》等11部作品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北京年度演出16000多场,演出收入突破10亿元;电影票房突破8亿元,占据内地票房排行榜榜首;全市艺术品交易总额超过125.9亿元,成为继伦敦、香港之后全球第三大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新闻出版行业总收入逾441亿元;文化创意产业逆市飘红,2009年实现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12.6%,现价增速达11.2%;广播影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达到100%……

    北京文化体制改革交出的成绩可谓喜人,但仍只能说是刚刚读完“文化产业”的小学课程,怎样追上伦敦、纽约、巴黎这样的文化之都,修完大学课程,并非一蹴而就,仍需不懈地努力。

(责任编辑:王婉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