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

2019年12月06日 10: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老轩

  2019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炮兵部队保定干休所门前贴着一张简短的讣告:“麻扶摇同志于2019年1月20日在北京301医院去世,享年92岁。根据生前遗愿,一切从简,不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众多媒体也相继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词作者麻扶摇逝世”的消息。而在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麻扶摇是这首著名歌曲的词作者,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他的为人处世就像他的逝世讣告一样低调。 

  麻扶摇,黑龙江省绥化县(现绥化市)人,1927年生,1947年参军,1948年入党,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担任他所在部队的连指导员。当时,炮兵1师正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垦荒生产,突然接到命令:迅速集结,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参战。麻扶摇后来回忆说:“出发前,大家深情地望着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农田,望着自己用汗水浇灌的土地,战士们的眼睛湿润了。”正是怀着对家乡的恋恋不舍,他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 

  入朝前夕,连营团层层召开誓师大会,麻扶摇作为连指导员很快拟好了全连的出征誓词,但又总感到意犹未尽。这时,他突然看见放在背包上的几个排交上来的决心书,上面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就是保卫家乡”这样的话,几乎所有的决心书里都有“打败美帝野心狼”的口号。这时连长又来告诉他,原来准备回家结婚的一名东北籍老战士决定战争胜利后再结婚,一名刚结婚三天就参军的战士也表态“抗美援朝结束再探家”。这些动人的事例激励了麻扶摇,他把战士们发自内心的誓言记录下来,几经修改补充,写成了一份诗歌形式的决心书:“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第二天,麻扶摇把这首诗作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作了宣讲,大家一致认为这首诗表达了全连指战员的共同心声。当时,连里一位粗通简谱的文化教员为它配了曲,并在全连教唱,部队入朝时,全连战士就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 

  后来,麻扶摇惊奇地发现,一支支后续入朝的部队都唱着一首曲调乐观、雄壮有力的歌曲,歌词与他写的诗基本相同。由于战斗频繁,消息闭塞,所以当时也无法知道这首歌词曲结合的原委。直到1953年,他才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形成的来龙去脉。原来,志愿军入朝前夕,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部队采访,从黑板报上看到了麻扶摇的诗,觉得它作为誓词与众不同,既上口又容易记住。1950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了他写的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个战士的谈话》,以加大的字体把麻扶摇的诗放在通讯的开头,把原诗中“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说“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周巍峙从《人民日报》看到这首诗,激动不已,马上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当时他正在田汉办公室,一边开会,一边在腿上敲打着节拍,仅用了30分钟,就为这首诗谱完了曲。歌名用了诗中的一句话“打败美帝野心狼”,又根据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的建议,将原词“抗美援朝鲜”一句去掉了一个“鲜”字,还在曲下写了一行小注:“此歌写于1950年10月26日下午,田汉同志住处。在开会时写!”歌曲发表在195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上。后来他看到一家青年杂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题刊登了麻扶摇的诗,认为“战歌”一词用得好,便将歌名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歌曲采用进行曲式,气势雄伟,节奏铿锵,充分表达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必胜信念,所以一经问世就响彻朝鲜战场和祖国大地,志愿军战士唱着它浴血奋战,爱国青年唱着它加入志愿军行列,孩童们唱着他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给国家,工人和农民唱着它迸发出高昂的生产热情。它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抗美援朝的标志性音乐形象。 

  由于不知道词作者,所以“战歌”发表时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1953年,在全国开展群众歌曲评奖活动,在参赛的一万多首歌曲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被评为一等奖。为了给作者发奖金,有关部门辗转查找,才找到了麻扶摇,歌词才改署他的名字。但麻扶摇认为原署名“志愿军战士”也很确切,“因为是他们以自己的英雄行为描绘了歌词的意境,用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表达了歌词的主题思想。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真正作者。”晚年他离休后又多次表示:“这首歌不应该属于我个人的私有‘财富’,它们应该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党和伟大的民族。”他对这首歌怀有很深的感情,曾对他的老伴儿说:“将来走了,得把骨灰的一半撒在鸭绿江。”他去世后,网间很多人留言:“影响中国亿万人的词作者走了”“英雄的一代,难忘的歌声”“一个时代的声音,中华民族的声音,世界和平的声音”“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牺牲!”麻扶摇一生只写一首歌,却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 

  斯人已去,战歌长存。2019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还需要提及的是,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黑龙江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11月到1951年4月,黑龙江省和松江省(1954年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有45000多名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报名参加志愿军,组织了三批共2500付担架赴朝英勇作战。两省的志愿军战士中涌现出一大批战斗英雄,著名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两名“活烈士”井玉琢和李玉安,就是黑龙江省优秀志愿军战士的代表。在后方,各行各业人民群众掀起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和捐献活动。从1951年到1952年5月,两省共捐献人民币(旧币)1952.5亿元,可购买战斗机150架,大大超过了预定计划。黑龙江人民唱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凯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

2019-12-06 10: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