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文化密切交流上演精彩“双城记”

2018年09月23日 08:38    来源:解放日报    张熠

  原标题:沪港文化密切交流上演精彩“双城记”

  依傍着维多利亚港的香港文化中心是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汇聚地。22日、23日晚,应香港九龙社团联会之邀,上海爱乐乐团携手香港歌剧院的音乐家,接连献上两场“庆祝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乐响香江音乐会。“香港对这个主题非常有认同感,现场有独唱、合唱,有莫扎特经典歌剧选段,亦有《不忘初心》等代表性曲目。”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说,“除了经济合作,沪港两地文化交流同样密切。”

  香港是祖国的对外窗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由香港东华三院及保局约180人组成的童声合唱团朗诵歌唱的《古诗三首》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清澈的童音令人难忘。为了给23日的上海“主场”预热,22日晚,上海爱乐与香港的孩子及音乐家联手,演绎了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以及 《不忘初心》《狮子山下》《我和我的祖国》等中西方经典,双方配合默契,犹如老朋友一般。“燕子姐姐”陈燕华也走上舞台,在交响乐的伴奏下,朗诵了匈牙利抒情诗《我愿意是急流》。

  歌曲《狮子山下》为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歌,后衍生出香港的“狮子山精神”。“自开埠以来,祖祖辈辈用辛勤的汗水建设了这个城市,狮子山便代表着香港人刻苦耐劳、同舟共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香港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陈永出生于内地,在香港生活了12年,在他看来,香港人、狮子山精神都与祖国改革开放关系密切。“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的,是那一批最热爱祖国的香港人。香港是祖国的对外窗口,大家可以通过香港了解中国人如何把一个城市建设好。”当晚的演出以《我和我的祖国》压轴,演唱时,陈永被歌曲所传达的“一刻都不能分离”的信念深深感动着。“虽然我是最小的一滴水,但我属于祖国这片海,它的每一朵浪花,每一个漩涡都与我有关。”

  东方“巨人”屹立世界之林

  23日晚,张艺将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先后演绎华人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与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

  《中国版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由上海爱乐委约创作,是一部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入门交响乐。短短17分钟的乐曲,除了回荡在耳边的《茉莉花》曲调,听众还能捕捉到《凤阳花鼓》《采茶扑蝶》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8月27日,乐曲在沪首演;3天后,原班人马挥师北上,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同一套曲目;如今,这首原创交响曲又来到香港,上演一番沪港“双城记”。“《茉莉花》的曲调,中国观众耳熟能详;西方观众从经典歌剧《图兰朵》中也了解到了《茉莉花》,让中国民歌融入普及性质的交响乐中,是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完美结合。”张艺说。

  古斯塔夫·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更是乐团演奏水准的 “试金石”。这部作品创作于1884年至1888年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上海爱乐乐团常务副团长孙红说,马勒第一交响曲用在这台音乐会上再合适不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张艺看来,是时候开创交响乐的“中国学派”了。“乐团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是靠德奥音乐打基础,反复锤炼莫扎特、贝多芬的经典曲目,提升演奏水准;另一方面抓原创,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响乐作品,让交响乐中国化,中国的交响乐国际化。”执棒上海爱乐,他期待,这个年轻的乐团能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关键是音色,乐团的音一出来,要有辨识度。”

  从今年起,上海爱乐将连续5年到香港举办音乐会,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后,明年音乐会将围绕“建国七十周年”开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沪港文化密切交流上演精彩“双城记”

2018-09-23 08:38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