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薪火”

2021年02月01日 09: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牧青

  这几年,“非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的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就是一种生活体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衣食住行也高度关联。

  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计42项,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共包含1372个国家级项目。

  从行业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政策纷纷将非遗与旅游融合纳入重点发展工程,非遗旅游有望释放发展活力。

  在文旅行业,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文旅消费供给侧改革亟待推进。

  非遗无疑是一大富矿。近年来国内非遗旅游开发出现了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非遗+演艺”“非遗+节庆”等。

  非遗与旅游展览及传习融合

  传习是对非遗展示的传承,将非遗与旅游体验结合起来,是一次亲身感知非遗文化的过程,是一段更为刻骨铭心的旅行体验。传习不仅包括手作体验,也包括研学。例如,2017年浙江桐乡结合研学旅游先后推出2个研学旅游镇、16个研学旅游推介点以及18位研学旅游导师,每年寒暑假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和中小学生到泰丰斋体验姑嫂饼制作过程。

  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恢复传统制瓷作坊,并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景德镇古窑聚集了2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保障非遗技艺的传承,也完全可以开展非遗传习和研学体验。

  江西婺源有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将非遗与旅游景区、研学游等融合,全县4A级以上景区目前均有非遗项目常驻展示,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还将徽剧、傩舞、抬阁、地戏、灯彩等非遗项目展示融入参观游览项目中,推出了严田古樟民俗园、篁岭民俗文化村、茶马古道文化园等一系列文化展示体验类景点。

  非遗与旅游演艺及节庆融合

  大大小小的山水实景演出、文旅演艺和歌舞类表演,无疑是对舞蹈、音乐、服饰、节庆、习俗等非遗文化的再开发。看过上海朱家角实景版《牡丹亭》的人应该印象深刻,数目有限的观众席设置在实景园林的河道附近,全程无麦的原生态表演让人无限融入其中,即使对昆曲无甚耐心的观众也仿佛瞬间沉入昆曲的灵韵中。

  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独一无二的传统节庆,也为“非遗+旅游”奠定了融合的基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禹羌文化资源推出了“大禹祭祀”“羌历新年”“沙朗节”等10余个民俗文化节庆品牌,每年吸引游客近100万人次。

  秦淮灯会是流传于江苏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持续50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它以会带旅,以旅促会。灯会带动非遗挖掘,非遗挖掘带动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带来传承产品,产品销售带动传承积极性,传承积极性保障了非遗传习所,传习所优化了景区吸引力,通过秦淮灯会形成了丰富的、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的生态链。

  非遗与旅游文创融合

  “非遗文创”依托非遗资源,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开发出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文创商品,以非遗工坊、非遗博物馆、非遗文化产业园、非遗主题景区为主要的落地载体。

  较为成功的实例是贵州丹寨锦绣谷。该景区以乡镇合作社、村寨工坊以及系统的技能培训为途径,保护并提升苗族、侗族、瑶族、水族等民族的刺绣、蜡染、织布、造纸等传统工艺,并通过“实体店+电子商务”的方式,专注打造民族手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由此成为我国民族文创的代表性品牌。

  非遗与其他旅游商业业态融合

  其他旅游商业业态包括旅游要素的“吃”“住”等。例如非遗民宿,其体验性最重要的是“在地文化”的感知,而非遗与民宿的结合恰到好处,既增强了入住旅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非遗文化开辟了活化的路径。

  例如,江西婺源县思口镇作为婺源明清古宅的聚集地,目前已建成花满堂、西冲院、明训别院、将军府、正经堂、花田溪等19家高端古宅民宿。

  麻塘是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几十年来,麻塘以革家人独特的服饰、蜡染、踩亲舞等生态文化为主题发展文化旅游,走出了“非遗+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统计显示,麻塘年均旅游综合收入100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5000余元。

  “非遗+旅游”的探索模式,还有正在显现效力的“非遗+扶贫”“非遗+特色小镇”“非遗+景点”“非遗+会展”“非遗+博物馆”“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养生”等N种打开方式。

  “非遗+旅游”能以那么多种方式打开,一大原因是“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它们从诞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非遗源自我们的衣、食、住、行,本身就是常用商品。历史上,非遗的大众化消费群体非常多,当下则需要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作者为北京绿维文旅集团总策划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的“薪火”

2021-02-01 09: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