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腰包鼓了 非遗的名片亮了

2021年01月05日 07: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何杰

  广东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目前有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47项、省级非遗项目701项。近年来,广东省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将非遗产业送进千家万户,在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传统手工艺振兴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不仅让老百姓有了钱,也让非遗产品赢得了世界的关注。

  彩扎产业进村入户 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楼镇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西北部,是广东省省定贫困村。该村贫困户的收入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多年来脱贫方式单一。村中存在空心化现象,留守妇女和老人较多,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利用。

  2018年,和平县委、县政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结合脱贫攻坚战略,以传统文化项目为依托,扎根省定贫困村,采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模式,将文化产业融入当地扶贫工作当中,用文化产业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在和平县各级党政部门和帮扶单位支持下,楼镇村由村集体、全体637户村民和传统彩扎狮头制作技艺传承人陈金明家族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和平县福楼醒狮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简称“工坊”),村民成为公司股东,享受公司盈利分红。

  截至目前,楼镇村通过彩扎文化产业扶贫在和平县包括该村在内的13个贫困村设立了扶贫车间,吸纳近300人就业。村民通过参与彩扎手工制作获得工资收入,其中28名村民为特困户,还包括一些残疾人和老年人,月平均工资在2500元左右,最高达7000元。2019年工坊营业收入1140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41万元;全村637户村民获得分红71万元,61户贫困户获得分红37万元。陈金明表示:“为使复杂的传统制作工艺变得简单易学,工坊特意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良,采用独创拆分式制作流程,村民可以选择较为擅长的制作步骤,也可以将材料带回家中制作。通过扶贫产业,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做到了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就业和家庭照料三不误。”

  “以前在工厂做学徒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挣几百元,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做工坊的活,月收入一万余元。加入工坊后,我们不仅生活改善了,还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照顾家里的老人,也不耽误干家里的农活。”工坊员工陈冬静说。

  楼镇村彩扎文化扶贫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周围村镇村民就业、做强做大传统文化项目手工制作市场的同时,还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彩扎醒狮产品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华人聚集地区,得到了海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海外订单延迟发货,给工坊带来了不小的库存压力。了解到工坊所面临的困难,和平县有关部门随即拨发3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以扩建工坊库房,缓解库存压力。“彩扎醒狮远销海外,拉近了当地群体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彩扎醒狮这项传统技艺,向世界继续输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产业在世界各地不断开花。”陈金明说。

  东艺宫灯走出国门 非遗产业享誉海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向世界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江门东艺宫灯传承人李仰东的目标。宫灯源于东汉,盛于隋唐,而江门东艺宫灯发轫于南宋年间。南宋宫灯匠人把美术工艺传承到江门地区,随着地方文化的融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派宫灯,东艺宫灯作为南派宫灯的杰出代表流传至今。

  东艺宫灯包含红木雕刻、玉雕、中国结、中国书画等元素,制作工艺复杂。雕刻时先以铁丝锯穿,再用刀刻,之后用铁丝磨其空隙,还需要经过多次打磨修整。

  江门东艺宫灯工作坊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以“工作室+农户”的模式,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宫灯订单派发。宫灯制作工艺并非一日之功,农户完成工坊订单也是分工合作,工作室制作完成一部分,农户完成一部分,一件宫灯产品由多个环节共同完成,李仰东工坊里的农户多以制作中国结、流苏等装饰品为主。

  目前,东艺宫灯的主要市场除了我国东南沿海、港澳台地区外,还出口至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在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地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东艺宫灯,李仰东还对其进行改良,改良后的东艺宫灯更加美观而又不失传统特色。2019年东艺宫灯生产超过2万盏,销售量比2018年增长45%,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仍与往年的销售量持平。“用东艺宫灯做装饰的2020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将传统节日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李仰东自豪地说。

  除了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工坊还注重东艺宫灯技艺的传承与传播,目前,已形成民间传承、学校传承、资料传承、文化馆传承等方式。面对突发的疫情,李仰东和工坊员工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宫灯的传统美术工艺,将非遗融入社会。李仰东说:“我们不仅要增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要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宫灯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瑶绣绣出小康新生活 “文化+扶贫”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乳源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石灰岩山区、生态发展区于一体。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2812户,共计7118人,其中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276户,共计1863人,贫困户不仅分布较散,而且贫困程度较深。

  近年来,乳源以瑶族刺绣、瑶族服饰等非遗项目为依托,积极发挥“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地域品牌优势,将文旅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19年,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投入60余万元在乳源农旅小镇设立打造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暨瑶绣服饰传承基地,并采用“政府搭台,协会唱戏”的方式,与当地瑶绣文化促进会进行密切合作。为大力培养绣娘,促进瑶绣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又设计推出以“传帮带”方式为主的“绣美瑶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建立瑶绣传承基地、瑶绣研培室,召集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民间刺绣高手、创新型瑶绣企业代表等具有教学传承能力的瑶绣志愿者,开展瑶绣培训进工坊、进乡村等服务,有力提高了绣娘瑶绣技艺水平。

  2020年,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乳源扶贫办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合作,设立了乳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妈妈制造”等特色扶贫项目,将传统瑶绣服饰进行简约化、时尚化、生活化的创新设计和制作,把瑶绣图文及色彩进行创新组合,并运用到生活用品及文创产品中。乳源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基层合作社、民间协会为联系点,以点带村,以村带镇,形成了以县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文化+扶贫”特色模式。

  在乳源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赵咏兰看来,工坊的成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加入工坊后,绣娘不仅充分利用起闲暇时间,还有了收入,家庭矛盾也逐渐消失了。压力缓解了,钱袋子也鼓了,更重要的是自身价值得到了彰显。目前,工坊除了有8位专职从业人员外,还有兼职从事瑶族服饰手工产品生产的扶贫对象130多人,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妇女1200多人。自2019年以来,共开展瑶绣技艺培训30期,培训3000余人次,设计推出60个类别的瑶绣产品。工坊让每个绣娘每年增收超过2万元,为全县扶贫户增加经济产值超过100万元,推动乳源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此外,工坊还实行动态非遗传承模式,与市场深度对接。通过参加国内各地举办的文博会、旅博会、文化旅游节、非遗集市等文旅活动,充分展示瑶族刺绣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发挥自身文化品牌优势,积极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展览、联系国际订单,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我们希望瑶族刺绣能够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喜欢、被更多人记住,同时也被应用到更多领域。”赵咏兰说。

  乳源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欧先凤表示,未来,要继续大力推动文旅扶贫,充分发挥好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贯通线上和线下、城镇乡村、文旅行业的综合作用及影响力,做好“文旅扶贫+”这篇大文章,推动形成文农旅融合、县镇村同步、产学研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百姓的腰包鼓了 非遗的名片亮了

2021-01-05 07: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