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国范围举办古籍修复技艺竞赛

2020年10月14日 09:19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吴江龙 周燕妮

  原标题:修复古籍要技艺更要热爱

  为古籍“问诊”,查出“疑难杂症”,并进行“手术”,使其能够正常供读者翻阅——这是武汉大学图书馆6名修复师的日常工作。10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获悉,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近日落幕,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完成修复的古籍——馆藏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菁书院刊《皇清经解续编》本《谷梁补注》获优秀奖。

  此次竞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全国范围的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汇集了全国21个省43家单位推选的103册件参赛作品。

  修复前,《谷梁补注》的情况有多糟糕呢?修复师袁静拿出照片告诉记者,看到这本书时,它已被岁月敲打得千疮百孔,因水浸而整册粘连、板结成块,书页上布满霉点和水渍。书根处原有字,已腐蚀殆尽、模糊不识。修复刻不容缓!古籍保护中心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将此书定为一级破损,需对整册古籍进行揭裱和修复。

  “修复这本书前后陆续用了近8个月时间,往往一天时间只能展揭、修复一叶。”袁静介绍,粘连、板结严重的古籍怎么揭是难题。该古籍纸张是竹纸,纸张强度低且絮化严重,大部分纸张韧性已丧失殆尽,经过思考和尝试,她决定用蒸揭、干揭、湿揭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书叶进行全部分离。这个过程极考验人的手法熟练程度及心理平稳程度,揭力大,脆弱的纸张承受不起,太轻,丝毫不起作用,就是在这样的摸索过程中,把握最好的度,直至全部分离。

  修复一册古籍要进行十几道工序,耗费数月,但袁静并不认为这是件枯燥的事。在她眼里,修复师就是与古籍对话,留住历史痕迹。

  “择一事,终一生。”54岁的丁丽萍是武汉大学图书馆最资深的修复师,已从事修复16年。她说,由于历时久远,古籍遭遇聚散转手、水火侵蚀,往往“病害”缠身,“抢救”迫在眉睫,做古籍修复师,最重要的是热爱和认真。

  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戴蕾告诉记者,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有古籍20余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三分之一的古籍都需要修复,每天都有古籍等着重获新生。现在武汉大学图书古籍保护中心共有6位专业修复师,大家会挑选亟需修复的,捡破损严重的先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首次全国范围举办古籍修复技艺竞赛

2020-10-14 09:19 来源:湖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