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修:让文物说话,是每一个文博人的责任

2020年07月24日 13:41    来源:齐鲁晚报    张九龙

  原标题: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让文物说话,是每一个文博人的责任

  “因为博物馆,爱上一座城,爱上齐鲁大地。这是我们博物馆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郑同修说。从考古界大咖到博物馆“新锐”,郑同修跟文物打了几十年交道,尽管工作有调整,心中的那份感情却从未改变。在他看来,一件文物就是一大串故事,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不在于文物的堆砌,而是要发掘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本身不会说话  

  需要有人讲出故事

  “眼前的这个车马坑,来自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马的摆放姿势特殊,又有牛角,很可能与祭祀有关。”在山东博物馆三楼的考古山东展厅,郑同修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一件文物的来历。

  当初为了将车马坑整体起取至济南,考古队采取木板整体套箱、槽钢加固等各种措施,动用了300吨吊车进行吊装,雇用了5辆大平板车运输才顺利完成。当年主持高青陈庄西周城址考古发掘项目的,就是郑同修。

  1984年,从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郑同修进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和山东各地的考古工地打了30多年交道。山东博物馆考古山东展厅里的文物,有许多是他亲手发掘出来的。

  2019年8月31日,郑同修履新山东博物馆馆长一职。“考古和博物馆虽然都是跟文物打交道,但是工作上有很大不同,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

  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是“文物陈列室”的初级阶段。从全球范围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博物馆热”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5354个博物馆全年举办展览2.6万个、教育活动近26万次,参观人次11.3亿。

  山东博物馆作为省内文博的领头羊,2019年的参观人次达到200多万,国庆假期时单日参观人次有2万多。郑同修不曾想到,自己研究的冷门学问有朝一日如此火爆。

  现实在倒逼着博物馆人与时俱进。郑同修认为,如果考古的任务是调查、发掘与研究,那么博物馆的职能就是宣传、教育,“此外还要加上保护和研究”。

  郑同修表示,博物馆办展览只是一种手段,从根本上说,是要讲好文物故事,让普通人能看得懂文物。“博物馆宣传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宣传的是五千年的文明史,要通过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通过研究和展览让社会看到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通过这些文物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

  然而,讲好故事并不容易。绝大多数博物馆,玻璃柜的文物面前,只有一枚简单的铭牌,上面寥寥几笔,写着文物的名称、年代、出土地。对观众来说,如此参观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一头雾水。

  这一点,郑同修格外有感触。几十年的考古经历,让他对文物有着别样的感情,作为馆长,他经常会亲自为前来参观的嘉宾讲解。“许多发掘和保护工作我都曾参与其中,相比馆内的讲解员,更了解文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像高青陈庄的车马坑,如果没有人去讲解,那么观众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堆骨头架子,一晃而过。”郑同修说,实际上,每件文物背后,都藏着无数考古人的汗水和先民的智慧,博物馆缺少的并不是故事,而是缺少讲故事的人。

  正因为如此,他特别提出山东博物馆要加强保护和研究的职能,培养科研梯队。在他看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需要通过文物的收藏和展览来实现,而学术研究则是办好展览的前提。

  “展览不是摆上文物就行,要研究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本身不会说话,得有专家通过深入的研究来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郑同修说。

  科技打开新的天地 

  文创不是赚钱工具

  2019年11月,山东博物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5G重构想象 跨时空协奏”活动,这是在全国博物馆中首次探索利用5G技术。

  当时,山东博物馆所藏“天风海涛琴”,与湖北省博物馆所藏“曾侯乙编钟”相结合,在千里之遥,两地不同的乐器一同演奏同一首音乐,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时空的音乐盛典。这次尝试,是山东博物馆教育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的新突破。

  “借助科技的力量打开博物馆的边界和场景,是博物馆必然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山东博物馆的一些新变化,让郑同修更坚定了这点。

  3月31日,山东博物馆恢复开放。为防控疫情,博物馆采取网上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分流等措施,同时安排智能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等方式,避免人员瞬间聚集。

  郑同修介绍,现在山东博物馆每天观众限流3000人,遇到节假日高峰期,接待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为此,该馆在线上服务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措施,尽量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如今,山东博物馆官方网站的“数字展厅”专栏,利用展厅360°全景扫描、VR虚拟现实、文物3D扫描等技术,结合数字文物展品库,再现了包括常设展览、专题临展在内的13个实体展览,让全国观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展览。

  同时,山东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十多期“海岱微讲堂”,通过线上图文展示的方式,重点介绍了熹平石经、红陶兽形壶、珐琅金亭式六角熏炉等文物,为观众讲述“齐鲁瑰宝的那些事儿”。

  说起2020年“文博圈”最火的技术,当然要数视频直播。疫情期间,为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山东博物馆讲解员化身网络主播,带领观众领略文物的风采。为做好直播,讲解员和工作人员多次演练,并在直播流程中设置了很多互动环节,用以提高观众参与度。

  3月25日到29日,山东博物馆连续举办5场“云博物馆”直播,涉及非洲动物大迁徙、古代“黑科技”、明代王爷的日常生活等主题,引发广泛关注。仅在一个直播平台上,观众就达到48万到50万人次,单场全平台观看量突破1000万人次。山东博物馆交出的直播答卷,让“掌门人”郑同修直呼“没想到”。

  最近,在“文博圈”另一个热门词“文创”领域,山东博物馆也在大胆开疆拓土。

  2019年11月,在2019山东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现场,近千人共同见证山东博物馆文创智造云平台“鲁博手礼”正式上线。稀世珍品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青铜器颂簋、殷商青铜亚丑钺、失传1700年的《孙子兵法》……这些鲁博文化元素,通过手机一扫便可定制上百款产品,冰箱贴、国潮鞋、餐桌布、抱枕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

  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山东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活动”正式启动,旨在以数字创意为切入,塑造“山东文博”“齐鲁文创”品牌形象,整合山东省内各博物馆丰厚馆藏资源,助力山东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不过,面对博物馆文创热潮,郑同修保持着理性和克制。“文创产品的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文创是宣传的工具,是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赚钱的工具。”

  在他看来,文创产品不必过于高大上,而是应该贴近人们的生活,突出性价比和实用性。“之前在一次文创大赛中,一件以大汶口陶壶为元素设计的加湿器就吸引了我。文创产品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持久。”

  千馆一面现象突出 

  博物馆要抱团图强

  2019年11月,“香光馨远——董其昌书风展”于山东博物馆开展,在书画艺术界引起了热议。

  董其昌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大家,工诗文,善书画,精鉴藏,艺术成就极高。然而,由于董其昌书画作品流传分散,专题展览并不容易办起来。这次展览共展出展品76件(套),除了山东博物馆的馆藏以外,天津博物馆和济南市博物馆也给予了展品支持。

  加强博物馆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7月3日,山东省博物馆联盟筹备会召开,山东博物馆联合济南市博物馆等省内16市博物馆以及孔子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青州博物馆作为发起单位,共同倡议成立“山东省博物馆联盟”。

  目前,各地博物馆的陈列以“通史展+专题展”的格局为主,由于文物藏品有限、展陈策划缺少新意,许多博物馆展览单调,缺少吸引力,“千馆一面”现象突出。

  山东是博物馆资源大省。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5535家博物馆,其中山东省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56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0.24%。

  山东各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然而,受场馆和安保条件等限制,许多珍贵文物常年被存放于库房之中,无缘与观众见面,造成资源浪费。与此同时,策展力量参差不齐,也制约了精品展览的发展。在国外,策展人制度已成为主导博物馆发展的动力之一。策展人负责对展览的主题策划、环境设计、展品筹措、时间规划及宣传策划等进行全面统筹,有的大型展览,策展周期甚至长达3到5年。

  如今,包括山东博物馆在内的国内一些大型博物馆,已经有自己专业的策展人队伍,而绝大多数中小博物馆,尚不具备这方面的实力,加强馆际交流势在必行。

  郑同修认为,好的博物馆需要有好的展览,而好的展览需要有好的文物和好的策展创意。目前,山东的文物资源和策展资源分散,而“山东省博物馆联盟”可以抱团取暖、形成合力,盘活全省的文物、人力以及财力等相关资源。

  根据计划,“山东省博物馆联盟”将遴选各地珍贵文物,共同打造精品展览,同时在人员培训、展览交流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做大、做强山东的文博事业。“讲好文物故事,要让文物资源转起来、动起来。”

  郑同修还希望通过举办全省博物馆馆长座谈会、联合考古机构等方式,汇聚更多力量,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促进文博事业发展。

  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出游人群把博物馆列入游览计划。伴随着文博类综艺节目的热播,“跟着博物馆去旅行”“为一座馆,赴一座城”正成为受更多游客青睐的旅游方式,他希望山东博物馆在这方面能更有作为。

  “因为博物馆,爱上一座城,爱上齐鲁大地。这是我们博物馆人应该努力的方向。”郑同修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郑同修:让文物说话,是每一个文博人的责任

2020-07-24 13:41 来源:齐鲁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