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堂互映” 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起来

2019年04月05日 08:07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李国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这样‘摆龙门阵’的时候,也有聊的……”日前,在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慕禹社区的一个茶楼里,巴南区的“百姓名嘴”熊祥君,正用直白的语言给在场的40余名居民宣讲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话题。居民们时而鼓掌大笑,时而蹙眉沉思,小小的茶楼俨然变成了大课堂。

  据了解,巴南区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地区文化、传统习俗、生活习性等村情社情民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茶堂、梦想课堂、家庭厅堂、农家草堂建设,探索构建“四堂互映”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体系,让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接地气,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起来。

  “硬骨头”变成“香饽饽”

  “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不好做啊!”近日,重庆远郊区县的一位街道负责人对记者说,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重庆一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委员王萱说,她所在的街道有大量的拆迁户,最令她头疼的是经常要给拆迁户们宣传相关拆迁政策。“起初,我还认真研究,争取制定出一些能让大家接受的宣传方式,但每次都是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几乎没什么成效,我也没啥办法解决。”王萱说。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乡镇(街道)并不罕见。在基层宣传干部们看来,主要难点有:工作机制不全、体制不顺,“无人办事”“无钱办事”是老大难问题。不少乡镇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干部身兼数职,时间、精力饱受挤压,导致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同时,宣传队伍还存在知识结构陈旧、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近年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设施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城乡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依然不相适应。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依然是拉横幅、发资料、出专栏等老方法。

  然而,这种状况在巴南区却正在得以改变。该区转变观念,探索出了一条与其区情相符且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的工作模式,也由此使这块“硬骨头”变成基层干部喜欢的“香饽饽”。

  答疑解惑需要“润物无声”

  “‘孝’字分为两个部分,半残的‘老’字头和‘子’,啥意思呢?就是说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子孙来照顾。”巴南区接龙镇铁矿村黄桷树下的百姓茶堂,区“百姓名嘴”宣讲团成员魏坤喜用大白话为村民们讲授传统孝道文化。

  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几位“名嘴”轮流上阵,讲天下大事、聊社会热点、摆百姓家事,答疑解惑。台下掌声阵阵,笑声不断。

  最近,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巴南区的“百姓名嘴”们,又开始利用百姓茶堂给大家宣讲两会精神。现在,周围的居民几乎个个都能“侃”几句国家大事。

  巴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郑承玉表示,百姓茶堂仅是四堂互映四堂中的一堂,自2014年初,百姓茶堂、梦想课堂、家庭厅堂、农家草堂在接龙镇试点后,随即在巴南22个镇街全面铺开。

  据了解,这“四堂”针对不同群体打造各具特色的课堂平台,既发挥自身优势,又相互映衬。郑承玉介绍道,百姓茶堂以群众为对象,以茶堂、院坝、社区广场为载体,通过干群之间、邻里之间的茶话家常,听民意,解民困;梦想课堂以干群为主体,以会议室、农家书屋等为活动阵地,开展时事政治、励志教育、创业就业等交流活动;家庭厅堂以家庭或家族成员为对象,倡导积极向上的家风家教建设;农家草堂以游客和中小学生为对象,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载体,通过农耕实践、亲子活动、乡村优秀民俗文化展示与体验,促进城乡人文交流。

  实践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思想方式成效显著,通过“四堂互映”全区成功调解纠纷2200余件,刑事和治安案件较上年减少69件。

  “四堂互映”让群众得实惠

  茶堂内品味家国事,课堂上激励人生志,厅堂中孕育孝善情,草堂里耕耘感恩心。对于巴南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与区情相符的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体系。怎样才能让“四堂互映”更具有生命力呢?

  对此,该区改变以往单一的由政府策划、实施活动的灌输式宣教模式,向群众征集意见,从群众中挖掘资源。在百姓茶堂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推荐和自荐的方式,邀请宣讲员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大小事,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在巴南人吴代珍看来,“四堂互映”给她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吴代珍有一个开面馆的梦想,但因多方原因,面馆迟迟没有开起来。她所在的社区,发现部分居民有开餐饮店的想法,于是在一次梦想课堂上,社区专门请来餐饮界的大拿,为其传授厨艺。目前,吴代珍及社区其他几人已开起了各自的小店,每个月比原来增加了几千元的收入。

  “四堂互映”不仅让群众收入提高、关系和谐,而且还在该区掀起了追梦、筑梦的热潮。

  接龙镇关塘村村民陶恒参加了梦想课堂后,重拾创业梦想,经过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开了集垂钓、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恒雨谷木家庭农场”。仅半年时间,收入就超过他以往一年的务工收入,还带动解决了近10位村民的就业增收难题。

  此外,“孝善文化”在巴南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不少巴南人通过“家庭厅堂”,立了家训,“天道酬勤”“饮酒莫过量,做人莫欺心”“行事必守法则,不做违法之事”口口相传……

  巴南区双河口镇宣传委员赵正禄说,看到全区的众多家庭通过“家庭厅堂”立家规、定家训,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着实感到高兴。

  目前,巴南区建成百姓茶堂、梦想课堂、家庭厅堂、农家草堂524个,打造区级示范点82个,共开展活动3800余场次,受众人数近50万人次。培训集聚了一批“百姓名嘴”“百姓名角”等基层文化骨干,评选树立了一批民间“新乡贤”、致富能人等群众意见领袖,建立了一支不脱产的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骨干队伍,为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四堂互映” 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活起来

2019-04-05 08:07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