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书店+”模式:春意盎然的中国新一代实体书店

2019年02月27日 15:20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书店+”模式:春意盎然的中国新一代实体书店

  2018年北京市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实体书店与影视娱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打造多元经营的文化休闲空间。外媒认为,中国新一代书店的“高颜值”不仅洋溢着创意和时尚,还带来了“高人气”,营造了实体书店新风景。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24日报道,现在已经是晚上10点,北京市中心三里屯,那些时尚的商店已经关门,但附近仍有一个区域热闹非凡。

  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侧的三联韬奋书店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它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这里还有一个咖啡馆和休息区。

  就在一年前,三里屯西街曾经因喧嚣的酒吧一条街而被称为“脏街”,但如今,这里已经升级为24小时营业的书店。

  三联韬奋三里屯分店的设计别具一格,其设计灵感源自北宋大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将人们在店内的阅读体验喻为一次在知识文化中的蜿蜒之旅——书山行旅。

  病理学家张春波(音译)和十几岁的儿子正在书店里看书,他说他被书店的氛围和种类繁多的书籍所吸引,他每周至少去一次书店。

  “我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晚饭后来这里,”49岁的张春波说。

  这家国有连锁书店象征着中国如何在全球实体书店衰落的趋势中逆势而行。

  电子商务和电子书的兴起导致了Borders等国际上有名的连锁书店的衰落,就连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等幸存下来的书店也在苦苦挣扎,报告称,自2014年以来,这些国际连锁书店的销售额每年都在下降。

  但在国外同行纷纷缩减规模时,中国的书店却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还开始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经营。

  本月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共有22.5万家书店,比2017年增长4.3%。

  行业咨询机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Bookdao new Publishing Institute)称,这一趋势似乎将持续下去,在接受调查的62家连锁书店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它们计划今年至少开设5家新店。一些民营连锁书店,如西西弗书店甚至表示今年将开设100多家分店。

  与本世纪初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逆转。当时,中国一半的民营书店因无利可图而倒闭。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合伙人纪纲对《中国日报》表示,与海外同行一样,中国的书商也受到了在线竞争对手、电子阅读趋势以及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打击。此外,2015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年阅读4.56本书,远低于邻国韩国(11本)和日本(9本)。

  官方在2016年发布了一项支持书店行业的国家指导方针,该行业很快获得了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以首都北京为例,去年其书店的年度预算增长了六倍,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该市拥有约6800家书店。

  21世纪经济研究所分析师李果(音)表示,政府希望随着资金的投入,书店可以转变成文化中心,消费者可以在这里喝咖啡、吃饭,也可以阅读和购买书籍。

  最近刚毕业的张欣(音译)说,视觉上与众不同的书店——就像24小时营业的新加坡连锁书店Page One就吸引了她,让她成为书店的常客。

  这位23岁的年轻人说:“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会更喜欢这些大型书店,每次光顾都感觉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些现代书店是朋友们见面的地标,这意味着可能会吸引那些原本不会走进书店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文化出海:要造船也要借船      2019年02月18日
  • · 新文创空间不可预知的“惊喜”      2018年12月05日
  • · 李菁:创造大众读物的经典      2018年11月07日
  • · 聚焦多元阅读体验探讨书店未来之路      2018年10月30日
  • · 从城市旧书店看城市文化底蕴      2018年10月24日
  • · 收门票的实体书店 你还会去吗      2018年08月24日
  • · 最美的书 不光是颜值担当      2018年08月17日
  • · 安徽:书店+旅游 邂逅文化新风景      2018年07月16日
  • · 古城绍兴:一个人的书店      2018年07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书店+”模式:春意盎然的中国新一代实体书店

    2019-02-27 15:20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书店+”模式:春意盎然的中国新一代实体书店

      2018年北京市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实体书店与影视娱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打造多元经营的文化休闲空间。外媒认为,中国新一代书店的“高颜值”不仅洋溢着创意和时尚,还带来了“高人气”,营造了实体书店新风景。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24日报道,现在已经是晚上10点,北京市中心三里屯,那些时尚的商店已经关门,但附近仍有一个区域热闹非凡。

      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侧的三联韬奋书店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它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这里还有一个咖啡馆和休息区。

      就在一年前,三里屯西街曾经因喧嚣的酒吧一条街而被称为“脏街”,但如今,这里已经升级为24小时营业的书店。

      三联韬奋三里屯分店的设计别具一格,其设计灵感源自北宋大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将人们在店内的阅读体验喻为一次在知识文化中的蜿蜒之旅——书山行旅。

      病理学家张春波(音译)和十几岁的儿子正在书店里看书,他说他被书店的氛围和种类繁多的书籍所吸引,他每周至少去一次书店。

      “我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晚饭后来这里,”49岁的张春波说。

      这家国有连锁书店象征着中国如何在全球实体书店衰落的趋势中逆势而行。

      电子商务和电子书的兴起导致了Borders等国际上有名的连锁书店的衰落,就连巴诺书店(Barnes and Noble)等幸存下来的书店也在苦苦挣扎,报告称,自2014年以来,这些国际连锁书店的销售额每年都在下降。

      但在国外同行纷纷缩减规模时,中国的书店却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还开始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经营。

      本月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共有22.5万家书店,比2017年增长4.3%。

      行业咨询机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Bookdao new Publishing Institute)称,这一趋势似乎将持续下去,在接受调查的62家连锁书店中,有三分之二表示,它们计划今年至少开设5家新店。一些民营连锁书店,如西西弗书店甚至表示今年将开设100多家分店。

      与本世纪初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逆转。当时,中国一半的民营书店因无利可图而倒闭。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合伙人纪纲对《中国日报》表示,与海外同行一样,中国的书商也受到了在线竞争对手、电子阅读趋势以及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打击。此外,2015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年阅读4.56本书,远低于邻国韩国(11本)和日本(9本)。

      官方在2016年发布了一项支持书店行业的国家指导方针,该行业很快获得了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扶持。以首都北京为例,去年其书店的年度预算增长了六倍,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该市拥有约6800家书店。

      21世纪经济研究所分析师李果(音)表示,政府希望随着资金的投入,书店可以转变成文化中心,消费者可以在这里喝咖啡、吃饭,也可以阅读和购买书籍。

      最近刚毕业的张欣(音译)说,视觉上与众不同的书店——就像24小时营业的新加坡连锁书店Page One就吸引了她,让她成为书店的常客。

      这位23岁的年轻人说:“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会更喜欢这些大型书店,每次光顾都感觉像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些现代书店是朋友们见面的地标,这意味着可能会吸引那些原本不会走进书店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