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着力驱动红色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红光村脱贫记

2018年11月21日 16:39    来源:金融时报    胡冰

  原标题:金融着力驱动红色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红光村脱贫记

  在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县,县城往西23公里,青海省红光村就坐落于公伯峡大坝脚下的黄河南岸。村内有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革命纪念广场、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全国唯一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红光清真寺,智慧的红军战士巧妙地把镰刀、斧头、五角星等红色元素砖雕到建筑上。全村现有180户890人,他们依托红光村红色文化资源这个“红色产业”,凭借“绿色金融”引擎,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先进村。

  政府“搭台”催热红色产业

  近年来, 政府部门累计整合资金1200多万元逐步建成了西路红军纪念馆、博物馆、红光寺、红军小学和红色广场“五点一体”红色教育基地。结合“三基”建设工作,将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实行项目化精细管理,投入400万元进一步充实完善基地各项软硬件设施,全力打造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红光清真寺、西路红军民间纪念馆、红军小学、红色文化广场”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同时,以红色文化和具有撒拉族特色农家院相结合的模式,推出“红光村撒拉人家”农家院,并帮助一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开办农家院,累计投资1500万元精心打造了8家“撒拉人家农家院”,通过以红色文化和撒拉族特色相结合的模式,先后推出了“民俗之旅”“生态之旅”“红色之旅”三大特色旅游项目,也因此成为集旅游观光、体验民俗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金融“补台”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是多渠道信贷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于近3年对红光上村进行了信贷扶持,共投放信贷资金450万元,用于发展帮扶该村经济建设和农牧户收入,没有形成1笔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发放双基联动合作贷款11笔、金额为100万元。金融信贷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形成以从事拉面经营、牛羊育肥、水产养殖、红色旅游接待收入为主的特色产业。据统计,该村从事拉面经营的农户32户,已形成规模的牛羊养殖户共12户,冷水养殖1户,“撒拉人家农家院”8户。二是农户以“信”换“贷”。人行化隆县支行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截至目前评定信用户145户,占全村农户的80%,红光村近一半的农户享受利率优惠、流程简化、额度优先等助农惠农服务,各项贷款累计投放额达1200万元,余额115万元,有效满足了农户的信贷需求,推动了信用户创评,营造了大家纷纷争当信用户的良好气氛。三是助力专业合作社。该村积极尝试“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鼓励村里的经济能人争当农、林、牧产业发展带头人。目前,该村专业合作社共有两户,已投放互助资金16万元,其中精准扶贫户参与扶贫互助协会借款10户。

  村委“唱戏”开辟增收新路径

  村委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新路径,目前主要以从事拉面经济、牛羊育肥、水产养殖、红色旅游接待等多渠道金融支持和信用贷款,有效加快了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该村红色革命景区旅游接待规模逐年扩大,村委依托于丰富的红色资源,不少本地人吃上了“旅游饭”,该村旅游收入主要以农家院经营收入和农产品(000061,股吧)特产销售收入为主。据统计,旅游收入在整个收入中占比约60%,其中农家院经营收入约占50%,农产品特产销售收入约占10%。据了解,红光村农户人均收入从6000元增加到90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6300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金融着力驱动红色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红光村脱贫记

2018-11-21 16:39 来源:金融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