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东多措并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2018年08月14日 08: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苏 锐

  原标题:山东多措并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在文博界引起强烈反响。山东省文物保护一线的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为革命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创新展陈利用方式,全省近千处革命遗址和数以百万计的革命文物成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

  革命主题展馆成游览热门

  今年5月,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印发《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提出,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业态,突出红色研学旅游的公益性,让人民群众在红色旅游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进入暑假,山东许多革命主题展馆成为当地热门游览地。

  位于烟台市烟台山脚下的胶东革命纪念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全景展现了胶东地区的近现代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奋斗史。从7月1日开放至今,该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

  与胶东革命纪念馆相似,临沂市博物馆的沂蒙红色文化展厅近期人气也很高。沂蒙红色文化展厅的展览以历史发展时间为顺序,分为“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根据地创建概要”“红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主题单元,依托馆藏实物资料、原始照片、专家著述等,系统展示了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以及对全国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

  革命文物遗迹的影响力增强

  2016年,山东省文物局对全省革命遗址利用情况开展调研发现,山东全省共有各级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52个,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近1/8;革命旧址对外开放率达98%;大部分革命旧址、纪念馆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记者走访发现,近几年,山东各界对革命文物遗迹的保护利用愈发关注,部分地区通过加大保护力度、提升利用水平、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了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济南市发起了大规模攻坚战,最终全歼守敌,解放济南城。这便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济南战役。今年4月的一天,曾在济南战役中担任卫生员的于晏嘉老人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捐赠了济南战役时的“立功证”以及在医院进修的“修业证书”等革命文物,进一步丰富了馆藏。

  每一处旧址背后,都有一个礼敬故事;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深情;每一次感动背后,都能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洗礼。

  烟台市文广新局局长黄亚林曾参与胶东革命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他介绍,馆内如今开设了“胶东革命精神讲坛”系列讲座,围绕党史国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宗旨观教育等主题,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授课,着力打造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载体和平台。

  山东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晓波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省级财政在山东革命文物保护领域累计投入资金约7900万元,有效改善了全省革命文物本体保护和安全状况。

  拓展革命文物工作覆盖面

  山东的革命文物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繁多、保存状况迥异,再加上革命文物多分布在农村地区,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根据山东省文物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山东全省列入保护名单的近千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仅有200多处得到了有效保护。有的革命文物未能进入保护名单,有的没有保护范围、标志、记录和机构,有的已破败不堪、面临损毁。同时,展示利用水平偏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基础设施陈旧,展陈内容、形式和手段还是“老套路”“千馆一面”。

  直面上述问题,山东各地正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开始行动。

  地处渤海湾畔的滨州市,在山东17个市中率先出台了红色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将与渤海革命老区有关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基地等纪念设施都纳入保护范围,并要求市、县(区)建立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和协调解决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山东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现代历史上,齐鲁大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了许许多多革命文物,这些是山东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山东未来力求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不断拓展革命文物工作的覆盖面,提升其吸引力。

  有专家建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比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教育部门要把利用革命文物开展教育活动作为推进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史研究部门要对革命纪念设施类基地的题材、史料进行指导和把关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山东多措并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2018-08-14 08: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山东多措并举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在文博界引起强烈反响。山东省文物保护一线的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为革命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强化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创新展陈利用方式,全省近千处革命遗址和数以百万计的革命文物成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

  革命主题展馆成游览热门

  今年5月,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印发《山东省红色文化研学旅游实施方案》提出,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产品业态,突出红色研学旅游的公益性,让人民群众在红色旅游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进入暑假,山东许多革命主题展馆成为当地热门游览地。

  位于烟台市烟台山脚下的胶东革命纪念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全景展现了胶东地区的近现代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奋斗史。从7月1日开放至今,该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

  与胶东革命纪念馆相似,临沂市博物馆的沂蒙红色文化展厅近期人气也很高。沂蒙红色文化展厅的展览以历史发展时间为顺序,分为“红色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根据地创建概要”“红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红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主题单元,依托馆藏实物资料、原始照片、专家著述等,系统展示了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以及对全国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

  革命文物遗迹的影响力增强

  2016年,山东省文物局对全省革命遗址利用情况开展调研发现,山东全省共有各级各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52个,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近1/8;革命旧址对外开放率达98%;大部分革命旧址、纪念馆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记者走访发现,近几年,山东各界对革命文物遗迹的保护利用愈发关注,部分地区通过加大保护力度、提升利用水平、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了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把守的济南市发起了大规模攻坚战,最终全歼守敌,解放济南城。这便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济南战役。今年4月的一天,曾在济南战役中担任卫生员的于晏嘉老人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捐赠了济南战役时的“立功证”以及在医院进修的“修业证书”等革命文物,进一步丰富了馆藏。

  每一处旧址背后,都有一个礼敬故事;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段深情;每一次感动背后,都能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洗礼。

  烟台市文广新局局长黄亚林曾参与胶东革命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他介绍,馆内如今开设了“胶东革命精神讲坛”系列讲座,围绕党史国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宗旨观教育等主题,定期邀请专家现场授课,着力打造党员干部群众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载体和平台。

  山东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晓波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省级财政在山东革命文物保护领域累计投入资金约7900万元,有效改善了全省革命文物本体保护和安全状况。

  拓展革命文物工作覆盖面

  山东的革命文物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繁多、保存状况迥异,再加上革命文物多分布在农村地区,保护工作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根据山东省文物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山东全省列入保护名单的近千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仅有200多处得到了有效保护。有的革命文物未能进入保护名单,有的没有保护范围、标志、记录和机构,有的已破败不堪、面临损毁。同时,展示利用水平偏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基础设施陈旧,展陈内容、形式和手段还是“老套路”“千馆一面”。

  直面上述问题,山东各地正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开始行动。

  地处渤海湾畔的滨州市,在山东17个市中率先出台了红色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将与渤海革命老区有关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基地等纪念设施都纳入保护范围,并要求市、县(区)建立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和协调解决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山东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现代历史上,齐鲁大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了许许多多革命文物,这些是山东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山东未来力求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不断拓展革命文物工作的覆盖面,提升其吸引力。

  有专家建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比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教育部门要把利用革命文物开展教育活动作为推进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史研究部门要对革命纪念设施类基地的题材、史料进行指导和把关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