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要打好特色文化牌

2018年10月17日 09:31    来源:福建日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必然

  原标题:旅游业发展要打好特色文化牌

  国庆长假结束一周,各项统计数据陆续出炉:黄金周里,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文化类景区整体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36%。长假旅游市场呈现文化参与范围广的显著特点。

  龙岩也不例外,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游古城墙,登济川门,游客梦回千年;培田古民居让人们流连在“民间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新罗老字号”“新罗巧匠”颁奖仪式和文创集市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舌尖上客家味道,则让食客品味到独特的客家文化……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火花在闽西山水间迸发。

  近年来,伴随着消费升级,文化旅游持续升温。游客已不再单纯满足于“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而更倾向于人文之旅,渴望与每一处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建立更深层次联系,在行走中探寻因果由来与人文历史。

  由此,文旅产业成为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但对地方而言,文旅资源的开发不可不慎。必须避免“千人一面”的枯燥叙事,而要探索“人无我有”的人文特质,并在旅游体验上做足文章,做出品牌。例如,永定土楼就是挖掘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特色,沉淀形成的全国闻名的文化旅游品牌的最好案例。永定将土楼与丰收节、客家精神结合,在国庆前后10天内5登央视屏幕。“跳出土楼看土楼”,让游客在旅行时光中体验风土人情,触摸历史脉搏。以文促旅,以旅传文,文化与旅游互相成就。

  除了像土楼一样资源“硬标杆”,龙岩各县区的文化“软实力”也不弱,客家游大粽、烧炮、作大福、百壶宴、花灯会等各具特色的民俗、节庆,闽西八大干、白斩鸡、涮九品等让人食指大动的客家美食都是文化旅游特别值得关注的资源。围绕这些资源,只有合理而充分地传承和创新,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吸引力。龙岩能用好山好水引来八方宾客,而想要让人们记住龙岩,只有依靠文化,实现从脚步丈量到用心灵体验的升华。

  红色文化是龙岩独特的资源,它在全国影响力日益扩大。日前,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红色文化也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有些红色培训基地学员容量日趋紧张,而有些红色文化遗址亟须保护。要让旅游业登高致远,红色文化无疑是重要基石。不妨科学规划开发,统筹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引入社会资本,采取共建等方式,妥善保护红色文化遗址。多管齐下,推进红色文化开发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的融合进程。

  随着今年“培育文旅康养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龙岩力争到2020年,文旅康养产业实现年总收入1300亿元。生态是龙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文化则是旅游业实现新增长的“最强引擎”。要实现“千亿产业”的长远目标,还需牢牢牵住文化的“牛鼻子”,让龙岩的文旅观光有“诗”,也有“远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旅游业发展要打好特色文化牌

2018-10-17 09:31 来源:福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