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 诠释化 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10月18日 08: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圣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光辉体现,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的主要依据。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巨目标的行进途中,这一行进过程以及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精神予以有力的支持与驱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我们文化自信心的源泉之一。因此,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所昭示的正是这一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一个梦牵魂绕的期盼。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着力汲取和挖掘的重要思想资源宝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一次次的入侵,不平等条约一项项的签订,“天朝上国”旧梦在西方坚船利炮下彻底破灭。自那时起,求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不渝的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梁启超曾经感慨于“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而寄望于“少年中国”;严复借鉴“物竞天择”之达尔文进化思想,最早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忧虑于“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的惨痛现实,发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李大钊投身于“吾族今后之能否立足于世界”的伟大实践,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努力奋斗。在不同道路的比较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之所以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固然与时代课题密切相关,亦在于它有着过去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其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

  中国不仅是文明古国,更是唯一一个文明传承从未中断过的礼仪之邦。恰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从冶铁铸剑到火药发明,从造纸技术到活字印刷,从罗盘运用到陶瓷纺织,一项项发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科学与理性睿智;先秦散文、汉代大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代散曲、明清小说,相续不断的文脉滋养着生生不息的文艺与感性传统;老聃、庄周、孔丘、孟轲、孙武、管仲、荀况、墨翟、韩非诸子争鸣生辉,儒释道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内圣外王、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思想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与人格准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德惟善政”“为政以德”的德政文化,“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的和平共赢诉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等,均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话语依据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壤沃土之中,它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这些论述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它昭示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已被视作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特别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展示出的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没有历史积淀就谈不上传统,没有发展演变也就没有传统。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就是说,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呈现和资源价值利用,具有非整体性的特点,其中既有具普适性的精华成分,又有属糟粕性的东西;既有合时宜的,也有不合时宜的。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要汲取和挖掘哪方面的内容,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那么,到底哪些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呢?对此,不少人在思想上还比较模糊,很多国人甚至认为凡是前人的东西,凡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无论属于哪门哪派,皆属传承利用的范围,这其实是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大的误解。事实上,那些仅仅出现于一两个朝代,或者出现于历代王朝末期的低俗、恶俗、病态、媚俗的东西,比如梳辫子、裹小脚、打牌赌博、三妻四妾、七出之条、占卜算命,以及历代文人骚客所创作的淫词艳曲、色情小说等,是断断不能称作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断断不在传承、推行范围的。其实,所谓传统,关键在于一个“传”字、一个“统”字,那些糟粕性的东西,不能、不可传;不能、不可进入统序,充其量它们只不过是一些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已经被或终将被驱逐、遗落的孤魂野鬼罢了。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指的是那些经过长期实践验证,能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东西。由此,判定是否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看它是否经历过长期的实践验证,是否即使历经各种历史的磨难而仍能很快恢复并继续为人们所遵从、被家庭所提倡、为社会所公认,近年来思想文化领域对于“家风”“诚信”“义利”观的倡导,即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只有那些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能够帮助人们开启智慧,提升人们思想境界的文化,才能真正算得上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说来,就是要着力挖掘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崇礼尚义、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文化理念,着力阐发传统文化在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维护民族团结、鼓舞民族斗志方面的思想价值。因此,在当下我们确实需要把中华传统中的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今天,我们一边要致力于研究、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一边要诠释好、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巨目标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相汇通。当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方向已经明确,方针已经确定,任务已经部署,只待我们扬帆启航、共同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保护好 诠释化 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

2018-10-18 08: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