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川:“文化+”带活区域发展“一盘棋”

2018年03月26日 08: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孙丛丛

  原标题:“文化+”带活区域发展“一盘棋”

  老旧瓷窑车间变身创意休闲餐厅,琉璃烧制工厂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中小学校文体场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文化”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大背景下,该区用活“文化+”思维,融合创意产业、旅游、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带活区域发展“一盘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创意支撑,培育产业新动能

  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坐落于淄川区昆仑镇,20多年前,曾是一个倒闭的废旧陶瓷厂。该文化创意园区既保留着有60多年历史的老厂房、老设备,又融入了现代艺术设计元素——老瓷厂大碾盘改建成音乐啤酒广场,老厂房改造为大师工作室、陶瓷学院、昆仑鲁青瓷神窑址。按照“修旧如旧、新旧结合”的原则,厂区还新建了一座陶瓷历史博物馆,在此,瓷器烧制过程、陶瓷品类及发展脉络都能一览无余。

  1954陶瓷文创园总监张鹏介绍,园区不仅从整体上创新理念,还将创意元素延伸到具体活动中,如每年举办推介陶瓷文化的“国际木火节”、集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台湾美食节”,还常设少儿手工制陶体验、大师工作室交流展览等项目。“今年元宵节期间,我们借力非遗、民俗资源,同步举办新春戏会、花灯会,每天吸引上千名观众游览。”张鹏坦言,“文化+”为园区注入新动能,既带动了老厂区的现代转型,同时,也打造了一张陶瓷文化“新名片”。

  除助推工业遗存的转型升级外,引领陶瓷生产企业利用创意提升附加值,也是当地的开拓之举。在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一款“万象”系列瓷砖,因提取了古今中外文化元素形成特色纹理图案而备受选购者欢迎。公司负责人邱贻忠介绍,该公司从研发环节就注重融入新理念,利用新材质、新工艺生产的“艺术瓷砖”新品种,符合实用、创意、环保等多元诉求,附加值也较传统产品成倍提升。

  文旅融合,释放“乘法效应”

  在山东实施新旧动能转化重大工程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等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被摆上显著位置。淄川顺势而为,文旅融合正凸显“乘法效应”。

  “中华琉璃文创园——梦幻聊斋城一日游”是当地一条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从开园起,我们就确定了以琉璃生产、加工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去年,园区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实现外贸销售额2500多万元。”中华琉璃文创园总经理黄长文介绍,为延伸产业链,该园区还建成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淘宝区,每天推出30个至50个库存版产品限量促销,既释放了顾客的购买力,又吸引更多人关注琉璃艺术。

  聊斋城景区也一改过去蒲家村集体管理的模式,引入专业团队经营运作,从单一的聊斋故事主题景区拓展开去,吸引影视剧拍摄、“聊斋大舞台”文艺演出、聊斋俚曲演唱等入园。景区的聊斋俚曲茶座,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和弟子每天早上9点准时到场,每有观众参观或点单,他们就现场献艺。“一天少则几首多则几十首。我们尽一份传承责任,游客就能多一些了解淄川本土文化的机会。”蒲章俊说。

  目前,淄川全区已形成文化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线路10余条,涵盖历史文化、生态乡村、工业遗址等多个领域,通过创意开发、融合拉动,2017年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7.72亿元,同比增长16.32%。

  集聚联动,“大文化”彰显活力

  陶瓷信息及文化传播平台、文化主题商业街、博物馆……在淄川区双杨镇,中国(淄博)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占地620多亩,借助“文化+陶瓷”模式,诸多陶瓷品牌集聚于此,走上“抱团发展”之路。通过植入新理念、注入文化动能,淄川区破除陶瓷行业的“门户之见”,汇聚研发团队、互联网销售等形成优势平台,从更高层面引领行业升级。

  优化资源的做法还有很多。在兆霞陶瓷生活馆,借助“淄川文化云”培训平台,每周的茶艺体验课都如期举办。“我们提供茶艺师进行免费指导,既是企业品牌的推介,也解决了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负责人赵林绪说。

  “文化事业抑或文化产业,越往纵深发展,越要突破单打独斗的模式,最大限度优化资源,形成合力。”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局长唐加福说,通过资源上“云”,该区不仅盘活区、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及志愿者资源,还整合了妇联、文联、工会、学校的优势项目,让大众拥有更多自选机会,有效避免了文化供给端“自说自话”。唐加福表示,下一步,淄川还将推动“文化+”理念向生态农业、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延伸,为实现新旧动能转化贡献更多实践经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山东淄川:“文化+”带活区域发展“一盘棋”

2018-03-26 08: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