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朱旭:毕生执着追求文艺的永恒价值

2018年01月18日 11: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9日讯(记者 李彦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艺术家朱旭

  在许多观众眼中,我国人艺表演艺术家、影视、话剧演员朱旭就是一位执着追求真善美永恒价值的人。他因演出《哗变》《屠夫》等话剧和《洗澡》《末代皇帝》等电影深受广大观众敬重以及爱戴,更因《变脸》获封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帝”。中国女演员李小萌称朱旭先生为“国宝”级的艺术家。

  朱旭先生成就卓著,早在青年时代他参加了校园的戏剧活动,开始了戏剧实践。自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成立以来,在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塑造了许多令广大观众铭刻在心的艺术形象,为我国戏剧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热爱戏剧事业、忠诚履行使命的表演艺术家

  近日,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举办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老爷子朱旭》新闻发布会,蓝天野、覃赞耀、李源、李滨、金昭、冯远征、班赞、李小萌等人艺老中青艺术家特来捧场。

  今年“米寿”的朱旭先生讲道:“我要感谢培养我们这么多年的北京人艺,这不是空话,非常具体。我在北京人艺学到了什么?我最早演《春华秋实》时,那会儿演员每演完一个戏,在结束后都要作总结。董行佶在剧中演的掌柜特生动,虽然戏很少,就那么一点儿。总结时,董行佶就说,我看见过这个人。演好一个人物,就叫做‘看见过’。这件事使我印象很深,可以说影响了我几十年!”他动情地说:“这本书我要送给培养了我七十余年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一生从人艺学到很多,如果说我在表演上还有些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从人艺继承的,我希望这些宝贵且值得继承的东西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话音未落,现场的老艺术家、书友、影迷皆潸然泪下,人们不禁被朱旭先生执着艺术的精神所感动、为他高尚的情操所动容。人们看到了朱旭先生闪闪发光的品质,透过朱旭先生,不禁联想起更多像朱旭先生一样执着艺术、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的老艺术家们。

  早年前,朱旭先生就曾讲道:“多年来,我演了不少戏,也得到了观众和社会的认可。可反过来细想,这主要得益于‘人艺’这么一个人人自觉读书、自强用功的好环境。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不同,其作品也必然会有高低之分。因此,如果没有人艺的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

  “《老爷子朱旭》这部书有它独到的艺术魅力。所谓独到就在于这部书是朱旭先生的夫人宋凤仪老师所著,宋凤仪老师是人艺的著名演员和编剧,从她的视角去谈朱旭先生,这种亲切、真切,这种鲜活、鲜亮,有着不可替代的情感冲突力和艺术感染力。”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副总编辑李师东说。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认为,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也是北京人艺建院65周年。《老爷子朱旭》在这一年度完成编辑和出版工作,可谓恰逢其时。刚刚到来的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书在新年伊始正式发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北京人艺”是专业化的演出团体,朱旭先生就是在该剧院成长起来的。日本记者单独访问他时,他说:“北京人艺建院就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动力,为目标的。”他无论在什么地方,走到哪里,时刻都不会忘记北京人艺!北京人艺赋予了朱旭先生许多,这或许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北京人艺的精神财富早已深深扎根于朱旭先生每一部艺术作品中,甚至是灵魂深处。

  热爱生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好丈夫

  朱旭和宋凤仪伉俪二人一生恩爱和谐,两个人曾经在话剧《骆驼祥子》中有过合作;2007年,宋凤仪在和朱旭金婚之年出版了传记《夕阳红中话朱旭》;2014年,又为朱旭量体裁衣创作了话剧《理发馆》。翻阅《老爷子朱旭》一书,人们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到朱旭先生和宋凤仪女士温馨家庭生活的画面,读到朱旭先生平易和慈善、真挚和厚重、儒雅和温暖。在宋凤仪女士看来,朱旭先生是在关键时刻考虑事情很周到的人。“记得正演《蔡文姬》的时候,我久病的父亲正处在弥留之际,忽而清醒,忽而昏迷,嚅嚅的轻声细语中可以辨认出,他想最后见我一面。晚上,我有演出不能请假回去,为了不影响演出,保证不让我带着难过的情绪上台,朱旭一晚上也没有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他替我向老人做了最后的告别。”宋凤仪写道。

  后来,朱旭先生一直在后台陪伴着宋凤仪女士,直至演出结束,朱旭先生仍旧没有告诉宋凤仪女士父亲的事情。朱旭先生只是催妻子卸妆早点回家休息。“为了让我睡个好觉,到了第二天清晨,他才如实地通知我。虽然我深感遗憾,但是这不能怪他,那时的演出纪律很严格,要求:‘以演出为主,一切为了演出,一切服从演出。”宋凤仪在书中写到。

  朱旭先生认为,生离死别虽是大事,也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私事必须服从工作的需要,只要有演出对于任何个人的私事都不迁就,这是一条铁的纪律。

  朱旭先生兴趣爱好甚是广泛,他喜欢下棋、舞墨、打台球、养花、垂钓等。“玩的时候,朱旭总是尽情地玩。工作的时候,他则是专心致志地工作。他严格遵守一条原则,任何个人兴趣都不能影响工作,工作是第一位。他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生活中各种人物的观察和研究成了他的职业习惯。表面看起来他像个不务正业的人,无所不好,但也正是生活领域的宽阔和各种爱好丰富了他的知识,充实了他生活的内容,从而也帮助了他的艺术创造。”宋凤仪女士曾如此评价朱旭先生。

  “人还在,心未死”的精神将鼓舞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朱旭先生的表演艺术与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是得教于中国民族戏曲。幼年时的朱旭嗜好京剧,不光入迷,嗓子也好,亲朋好友中谁办个喜庆宴会,便都会拉他去唱一段,他几乎成了一个“戏篓子”。朱旭先生第一次上台演出是1949年,演的是《生产长一寸》,那时候打仗,毛主席就说:“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他演的是一个年轻的工人,他曾说,第一次上台演出还是很紧张的。

  朱旭先生在《老爷子朱旭》一书中手写了一段话:“演员认认真真演好你所扮演的每一个人物,处理好每一句台词,几十年的路都是这么认真走过来的”。或许这是他对于艺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朱旭先生对于舞台的眷恋与不舍深深感染着每个人,他说:“人还在,心未死。”他身旁91岁的蓝天野称,“朱旭在表演上有着自己特有的松弛和幽默,我感觉那是来自于他自己本身的松弛和幽默,非常可贵。五年前我们排演《甲子园》,朱旭再一次奉献出色的演出。我想,未来也许还有机会,只要他上台,我一定陪他演。”

  任鸣表示:“如今,朱旭老师已经年近九旬,但仍心系北京人艺的建设和发展。他的这种对艺术事业的献身精神,将鼓舞我们后来人努力去担当新的使命,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表示,“我相信,将来很多浮华的东西都会被机器所替代,但是我们的艺术、对美的追求不会被替代。对于艺术的学习与热爱,将是人类永恒发展的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时代人物朱旭:毕生执着追求文艺的永恒价值

2018-01-18 11: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