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09年文化产业新成就: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纪实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喜看09年文化产业新成就: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纪实

2010年01月05日 15:20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曹焕荣 张贺 杨健 郑少忠
    改到位,不变通

    综合推进,攻坚克难,深层次的改革“路线图”一一化为现实

    风雪袭营口,眼前的辽河载着浮冰,缓缓涌动。冰层下,这条江河并未失去以往的伟力,默默地凝聚能量,不论遇到怎样的险阻,终将投向渤海的怀抱。

    辽沈大地正轰轰烈烈推进的一场文化变革,与此相似。

    辽宁方面安排的采访中,没有大名鼎鼎的改革排头兵——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没有产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沈阳、大连,没有一家“熟透了”的改革典型,几乎都是正在动人“奶酪”,冲击原体制、挑战潜规则的项目——

    全省110多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事业人”一步到位变为“企业人”,因不留壳、不借壳、不建壳而“不可逆,可核查”。

    报刊退出机制不再是纸上写写、会上说说,全省第一批注销市场生存能力弱化、不符合报业发展规划的报刊达12家,安置242人,解决债务5000余万元。

    广电系统有合有分,原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三台”重组为辽宁广播电视台,用“化学变化”规避“物理拼接”;影视剧、综艺、体育等节目的制作业务正分离出来,部门、人员启动制播分离。

    辽宁中部城市群报业资源整合全面启动,一批晚报、都市报改换的,不仅是报名。

    全省近8000家网吧在全国率先连锁经营,无数孩子家长恨之、斥之的“管理真空”不复存在。

    利用广电网络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前3年、节省近90%资金,实现对1.1万个行政村、6万个自然村(屯)、100万户农村家庭的覆盖……

    当前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主题词,就是四个字:攻坚克难。

    压力来自哪里?

    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近乎饥渴,可大量文化创造力仍被束缚在缺乏活力的体制机制中

    在外人眼里,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历来不慢,如今为什么依然如此紧迫?

    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来自城市露天广场风雨无阻,扭着大秧歌、唱着大合唱的市民,来自乡间对二人转看了一遍又一遍而乐此不疲的农民。

    2008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71.34亿元,仅占0.5%。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物质生产力的增速。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刚到农村调研文化发展,问一位老农最关心什么,“挣钱呗!”“然后呢?”“看病呗!”“然后呢?”“治安呗!”“然后呢?”“上学呗!”……随行的干部猛使眼色,怎么不说说省上干部想问的文化?老农憋到最后,才来了一句:“有钱了,乐呵乐呵呗!”

    李刚后来在省委常委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领导同志全都会心地笑了。他进而引申:“富裕了追求文化消费,是一方面;反过来看,对千千万万还在追求富裕的群众来说,信息的交流、知识的更新、文化的进步,可以大大加速他们致富的进程。对这一点,他们自己也许还意识不到,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民政府,没理由无所作为。”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中国更上层楼的艰巨任务。可是,众多文化部门,眼下还不足以当此大任。

    营口市评剧团、青年京剧团和歌舞团有在编演职人员179名,这些年的演出收入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2008年“三团”收入总和仅为34.4万元。演一场大戏,主要演员有时光化妆卸妆就耗时4个小时,但“只能得到10块钱的演出补贴,每个月只能拿到1300多块工资”。

    有些文化产品花了巨资,却远离人民群众,在演出市场压根儿看不着。有人称之:“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得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

    还有各种报刊,大都靠单位订阅和邮局发行;大部分省市级党报要靠自办晚报、生活类、都市类报来改善经营状况……

    身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而许多文化创造力仍被紧紧束缚在缺乏活力的体制机制中。面对此情此景,“你睡得着觉吗?”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江自问自答:“反正我睡不着。”

(责任编辑:程海宏)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