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起点”,挖掘精神富矿

2020年11月23日 07:46    来源:解放日报    施晨露

  “上海是一座活的近代史的矿区。在‘红色起点’的书写中,看到了新时代上海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对这座精神富矿的挖掘与精神传递。”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说,“重点文学创作工作要发挥‘钉钉子’的精神,如何发挥作家的创作特长,尤其是发挥青年作家的作用,保证主题创作的格局、视野、专业性,上海走在全国前列。希望‘红色起点’是一个起点,未来诞生更多有感染力、影响力的作品。”

  作为中国作协“建党百年”系列首场大型线下研讨会,昨天下午,京沪评论家、作家相聚在上海作协,围绕“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项目各抒己见。

  2016年起,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作协发起的“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确定了一部主作品和多部分专题的架构。其中,系统描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起点》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担纲,分主题分别聚焦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党在上海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文学组织——左翼作家联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的诞生、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上海大学。六部作品由上海多位作家担纲,以文学纪实的手法涵盖建党初期我党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奋斗历史,至今年5月已经出齐。

  “6部记述中共早期奋斗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第一次以整体面貌呈现,这是上海文学界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献上的具有特色的礼物。”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6部作品原定的体量为每部6至8万字,收集资料、实地探访的过程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激情,完成的作品均超过10万字,6部作品合计约90万字。

  在评论家们看来,善于捕捉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是“红色起点”丛书的创作特点与亮点。“比如《白纸红字》,全景式地描绘左翼作家联盟的历程,相当于作家写作家,写文学界的事。”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张陵说,作者程小莹从大处着眼,从人物和故事入手,特别是把中心人物鲁迅讲清楚了。

  “上海是一座红色的城市,这种‘红色’并不简单,而是在斑驳的色彩中凸显出来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谈到吴海勇的作品《起来》,“《义勇军进行曲》如何产生的过程,不少人写过。这部作品的特点是把《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义勇军进行曲》与左翼电影的关系,左翼电影与上海电影的关系,上海电影与上海文化的关系,层层剖析,再造了国歌产生的环境——这朵绚丽的花究竟是长在什么样的树上,这棵树又是根植于什么样的土壤中。比起讲述一个国歌如何诞生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把这片土壤描绘出来。”

  今年9月,“红色起点”第二期选题已经启动,明年“七一”前将推出新一批作品。王伟表示,将“红色起点”创作继续推进,并扩展延伸到党的光辉奋斗历程的其他阶段,将进一步带动上海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和纪实创作的总体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在“红色起点”,挖掘精神富矿

2020-11-23 07:46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