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2020年06月05日 07:49    来源:农民日报    闵庆文

  编者按: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倡议,十余年来我国在GIAHS保护与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已被批准的GIAHS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15周年之际,本报邀请专家解读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及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成效,敬请关注。

  2005年5月16日,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水土司司长Parviz Koohafkan先生致信在联合国大学工作的梁洛辉先生和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的胡瑞法研究员,确认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列入拟申报的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6个试点之一,并将于6月9日-11日召开启动会和授牌仪式。闻知此消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6月5日作出批示,要求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

  经过15年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遗产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并成为GI?AHS保护的样板。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为起点,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发展,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抓手,并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方案”。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的典型范例

  稻田养鱼是我国劳动人民于2000多年前创造并不断发展的一个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达到一水两用、一田两用、稻鱼双收的生产方式。不仅如此,稻田养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鱼粪肥田而保持了稻田肥力,因鱼吞食害虫而减少了农药使用,因鱼吞食蚊蚴、蝇蛆等害虫而减少了疟疾等疾病的传染媒介和中间宿主,因鱼吞食杂草而减少了中耕除草的繁重劳动,因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而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因提高了农田蓄水能力而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与许多稻田养鱼的地区不同,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并不具有优势。但1300多年以来,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保护森林以涵养水源,开垦梯田以发展农业,稻田养鱼以稻鱼双收,形成了山地森林-村庄-梯田-水系的景观特征和“有塘皆有水、有水皆有鱼”的人鱼共生的生态特征,发展了鱼苗孵化与放养、水稻生产和水土资源管理的完善的技术体系,培育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田田鱼”品种,衍生出鱼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嫁女陪嫁田鱼的风俗和田鱼干、田鱼干炒粉干等饮食文化。正因为这种生物多样性、生产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融合,乡村社会与特定自然环境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的完美体现,以及对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注意,并被成功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

  秉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青田探索出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多功能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使稻鱼共生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作出有益的探索。

  一是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推进青田田鱼和稻鱼米产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亩产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目标,形成了“一核多点”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掘生态与文化潜在价值,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带动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山、小舟山等乡镇先后获得“丽水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金奖”等荣誉。方山乡龙现村村民伍丽珍种稻、养鱼、做田鱼干、开农家乐,几年时间家里盖起了5层楼,还在县里买了房,年收入最多时超过一百万元。同样来自方山乡的归国华侨金岳品因“为传承和发展稻鱼共生技术,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模范农民”称号。还有青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吴敏芳、小舟山田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永如、仁庄镇的青田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洪等,都因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稻鱼产业发展中的贡献而获得表彰。与此同时,青田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白鹭等保护动物数量不断增加;鱼灯舞多次在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是推动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源于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已经形成了几乎覆盖全国主要稻区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并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不仅是稻田养鱼,各地在养殖品种、技术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还因地制宜形成了稻虾、稻蟹、稻鳅、稻鳖等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是青田或浙江,2018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已经覆盖了除北京、甘肃、青海、西藏以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到320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33.33万吨。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各地还举办了“稻花鱼丰收节”“稻蟹家欢乐节”等节庆活动,助推了乡村文化繁荣。

  三是推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关于农业历史、农业遗产的研究在我国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开展系统性、活态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则是起步于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的实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各地遗产申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等15个项目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量位居各国首位。2012年,原农业部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发布5批共118个项目,涉及稻作、旱作、茶果、药材、草原游牧、淡水养殖等产业类型,稻鱼共生、农林复合、水旱轮作等技术体系,梯田、垛田、基塘等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坎儿井、安丰塘等水利工程,覆盖了除上海、青海、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年,原农业部颁发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16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发布了418项具有保护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方案”

  我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主要贡献者。2004-2008年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准备时期,原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使中国成为首批试点国家,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首批保护试点。2009年项目执行时期,既做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发展工作,又积极推动其他项目列入保护名录,还联合原农产品加工局推进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探索并不断完善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2014年项目即将结束的关键时候,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交流和监测评估工作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签署《“南南合作”框架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多个重要会议上发出呼吁以推进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工作,开办面向有关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高级别培训班”,利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中国召开大会等契机以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国际共识。

  工作很艰辛,成效很显著。经过努力,2015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入常规工作。自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了“合法”身份,也成为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之外的又一个遗产保护项目。

  2016年6月5日,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专程到青田进行考察,在观看了方山乡中学学生表演的鱼灯舞,参观了设在该校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在龙现村田间体验了插秧和放鱼苗,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了座谈后表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生态互利,不仅带来了稻鱼双丰收,还带动当地旅游及餐饮的发展,帮助农民创收增收,这个远古的中国农业文明充满了活力。中国建立起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采取了最具综合性的保护措施,不仅使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村社会发展,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典范,也为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作者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共同主席、农业农村部第二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2020-06-05 07:49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