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农业文化遗产 京西稻种植用上机械化插秧

2020年06月03日 16:0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原来一个人插秧一亩地一天都干不完,现在用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100亩,效率提高约百倍,而且,机械化插的水稻成活率相当高。抢农时争分夺秒,特别是在插秧和收割时。”近日,北京上庄镇京西稻核心种植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京西稻核心种植区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作业。

  2014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实施京西稻保护性种植计划,划定保护性种植区域,上庄镇成为京西稻保护性种植主产地、核心种植区域。目前,上庄镇京西稻种植面积1830亩。

  目前,京西稻上庄产区主要种植种以越富系3为主,上香一号、305为辅。并利用现有的750份种质资源材料,建立了10亩的新品种选育及繁育田。开展了种质资源的保护,适宜北京地区的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及对现有种植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同时还进行了京西稻历史沿革种植11个品种的田间展示,发挥相关的科普教育功能。

  为了京西稻机械化生产及其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了确保京西稻品质进一步提升,海淀区上庄镇对京西稻的育秧、插秧、稻田等工作进行了专业化管理。于2018年进行全面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农科所帮助对水稻土壤进行了分析,请农业专家专门订制了土壤改良方案,在采用油菜花做绿肥的基础上,对部分稻田施用了区农科所推荐的有机肥、控释肥,达到产量、品质的最佳结合。2019年,已全面使用区农科所提供的控释肥,力争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逐渐改善土壤环境。

  为解决工作效率和劳动力压力大的问题,2019年开始试行了机械插秧,经过实践认为,机插秧的单位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秧苗成活率好,返青快,解决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沉重劳动。解决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瓶颈。经过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目前已经有了一整套的京西稻标准化种植体系,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农耕技术发达,遗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林果类农业文化遗产为特色,兼有农作物种植、中草药栽培、禽畜鱼虫养殖、水土资源管理等多种遗产类型,具有潜在保护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农业文化皇家特色鲜明。被认定为“皇家贡米”的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统等具有浓厚的宫廷文化特点。目前,全市在海淀区、房山区及顺义区仅保留着3000亩左右的种植面积。

  下一步,将结合各区分区规划,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原则,对京西稻稻作文化系统这一农业文化遗产,加强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和建设,体现5000年来农耕文化在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地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作用。增加农业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农场、网络经济,实现资源共享,加速农文旅结合发展休闲农业。

(责任编辑:张雪)

北京农业文化遗产 京西稻种植用上机械化插秧

2020-06-03 16:0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