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强委员:“文化+美丽”,啃下硬骨头

2020年05月29日 11: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周洋

  三湘大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其中,7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湖南51个重点贫困县基本上都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雷鸣强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建议:贫困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优势可以赋能脱贫攻坚,转变为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优势。

  这一建议是雷鸣强基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雪峰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成功脱贫的实践提出来的。

  雪峰村、竹山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其中,雪峰村是会同县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山村,全村216户、676人散居在雪峰山深处10多平方公里的沟岭间,贫困发生率一度达42.3%。竹山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差、村民思想观念守旧,一度是湘西地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早日脱贫摘帽致富过上好日子,是两村乡亲们的最大愿望。

  雷鸣强介绍,为了对口帮扶雪峰村、竹山村,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着眼于精准扶贫,扶贫工作队深入调研,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调研发现,两个村并非“一无是处”,脱贫致富是有抓手的。

  雪峰村所在的雪峰山,是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时连续作战的主战场之一,红军走过的铁索桥是雪峰山区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也是当年中国军队在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中抗击日寇的战场。竹山村原生态风光旖旎,其所在的凤凰县是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是《边城》作者、作家沈从文的故乡,竹山村的发展正好可以借力这一点。

  拥有这样独特而优质的资源,为什么用不起来呢?扶贫工作队发现,这里边有观念的问题,更多的是强有力举措的缺失。找到了症结就对症下药,扶贫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绑在一起”,在帮助其更新观念、出台政策、引入资金、吸引人才、优化软硬件环境上下功夫,扶贫成效日益显现。

  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雪峰村“村两委”干部和村民“战贫”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村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挖掘村寨文化内涵,开发建设了“微长征”沉浸式体验党(团)课、“竹林七贤”康养民宿、艺术写生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成功打造“云上雪峰”品牌。2019年底,雪峰村整体脱贫出列,并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怀化市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在竹山村,扶贫工作队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文化旅游企业,对村民开展培训,以上“夜校”、看电影和调研走访等方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竹山村迅速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打造了“竹山乡居”高端民宿、《爱在竹山》沉浸体验式村落剧、竹山苗岭无边界泳池等多个文旅项目。村里还以村庄为舞台,打造实景旅游产品,实现了将村内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股民”,成功探索出文旅扶贫“竹山模式”,闯出了美丽战胜贫困的新路子。

  【委员建言】

  如今,经过文化和旅游力量的助力,雪峰村、竹山村均由省级深度贫困村蜕变成了脱贫致富“网红村”。两村的脱贫经验充分说明,文化和旅游是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奇兵”。雷鸣强建议:

  一、在文旅扶贫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文化和旅游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

  二、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提高文旅产品和服务质量。

  三、进一步引导群众参与文化旅游建设,支持群众兴办各类文化创作演出团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与当地文化和旅游发展紧密结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雷鸣强委员:“文化+美丽”,啃下硬骨头

2020-05-29 11: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