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文学要有“在场”意识

2020年04月17日 10:54    来源:安徽日报    刘振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事业不断推进,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时代召唤着作家聚焦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很多地方都组织作家进行集中采访和书写,一系列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脱颖而出。这是文学书写新时代的极好尝试,同时也是对作家如何认识、把握新时代的极大考验。

  与以往“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学有所不同,因为扶贫干部大多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工作,所以“外来者”视角就成为扶贫文学的主导视角。如果说,“外来者”如何深入乡村内部是扶贫干部面临的现实问题,那么“外来者”视角如何呈现出“在场”意识,就是扶贫文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如果作家仅仅根据采风的经验,进行肤浅浮泛、无关痛痒的描述或者新闻化、套路化的解读,其文学品质是不高的,也无法在深度、广度上与脱贫攻坚这一“当下中国现实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实”相匹配。

  扶贫文学要有“在场”意识,首先是一种平视的视角。尽管大多数作家都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去采访、写作,但有些人笔下却不自觉地流露出文化优越感,看到贫穷、落后,看到民众智识未开,但看不到背后更深刻的原因,也就无从产生“同情之理解”。没有情感的转变,作家就无法和脱贫攻坚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无法写出真正感人的作品。而“同情之理解”,光靠个人朴素的敏感是不够的,更要有一种认知上的高度。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懂得他们为什么身处现在的状况,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有更深的了解,才能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以平视的视角去描摹。

  “在场”意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书写。脱贫攻坚不是简单地帮扶,而是产业扶贫、“扶贫扶智”的复杂过程,涉及产业发展、科技支持、城乡一体化等更宏大的命题。必须承认,面对这种真正的巨变,作家普遍存在知识不足、把握不力的问题。今天,作家书写脱贫攻坚的现实,已经不能从文学开始、到文学结束,而是需要学习各个相关学科的知识。作家也必须放下对乡村想当然的认识和驾轻就熟的写作套路,真正俯下身来,本着现实主义的精神,去看看扶贫产业园如何运作、电商直播如何助力农产品销售,进而思考脱贫攻坚如何改造乡村社会、如何改变人的思想,这种与时俱进的书写才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

  “在场”意识也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扶贫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充分把握时代精神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表达。漠然与消极固然不合时宜,简单化的乐观想像也并非时代精神的真谛。例如,有的作品用一句“村里的野猪养殖场弄起来了,村里的人都顺利脱贫了”宣告胜利,有的作品中深山里的残障孩子都因为过人的艺术天赋而脱贫,这或许都不免失之理想化。脱贫攻坚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简单化的乐观想像看似有“信心”,其实遮蔽了更广阔的认识和书写空间。当作家以“在场”姿态进入扶贫现场,如何冲破僵化的思维定势,将脱贫攻坚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思考,将国家话语与个性表达统一起来,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但与之相应的文学创作才刚刚出现高潮,是否能创作出与“当下中国现实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实”相匹配的作品,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扶贫文学要有“在场”意识

2020-04-17 10:54 来源:安徽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