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世界亮出中国电影新名片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放映多达25部电影。在过去的10年中,北美票房停滞不前,但中国的电影市场却呈现爆炸式增长。预计明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在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10大影片中,有8部是国产电影。国产电影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的趋势已持续多年。中国正制作越来越多本土大片,在国内影迷中觅得更多拥趸,越来越多好莱坞大片居中国国产电影之后。在质量方面,中国国产影片正迅速追上美国影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叶问4》夺得今年新加坡“十大亚洲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今年中国票房冠军,也进入榜单,票房超过85万新元。《中国机长》同样表现不俗,票房超过83万新元。中国电影让新加坡片商感到越来越有信心。
今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中,6部电影票房突破20亿元,其中5部为国产电影。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时,国产片票房占比仅为59.2%。今年,国产片票房占比明显上升。
这揭示出近两年中国电影的三大趋势。首先,中国国产电影类型化探索收获了阶段性成效。票房排名前10的电影中,除了喜剧电影,还包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体现了中国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其次,新主流电影大片化也是国产电影占比提高的原因之一。从《建国大业》开始,新主流电影便出现大片化的倾向,以商业化的方式表达主流价值观。前两年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正是大片化倾向的延续。今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影片上映,使国庆档票房呈现井喷式增长,票房贡献为去年的1.75倍。此外,现实主义回归中国电影市场。去年的《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和今年的《少年的你》《受益人》等电影,都开始直面社会矛盾,关注边缘群体,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电影的社会责任感愈发明显。
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后,第四代导演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量合拍片出现,中国电影开始商业探索。世纪之交,中国电影全面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一方面,以《甲方乙方》为代表的贺岁档影片和以《英雄》《无极》为代表的大片,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另一方面,电影发行开始实行院线制,民营影视公司为中国电影生态注入了新活力。如今,中国电影工业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它通俗直观,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一个国家生产的电影,是传递价值观的良好载体,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亮丽名片。因此,发展好国产电影至关重要。
我认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应从两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提高电影制作水准。伴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发展,内地总票房与银幕数量急速增长。加强电影人才培养,提升电影制作水平,有利于增加总票房金额并增加单块银幕的票房产出,充分发掘和释放中国电影的增长动力。
第二,探索海外传播方式。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海外观众熟知的视听语言和营销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获得文化认同,开拓海外市场。例如,新主流电影大片化便应用了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模式“高概念”,即通过融合优秀的团队、高票房的演员、精良的制作,生产出高概念电影,呈现出视觉奇观化的影像,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只有充分挖掘合适的电影生产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产电影走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关注中国文化。(受访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陈 刚 张晓洁采访整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