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2019年11月25日 0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初冬时节的厦门,依然树绿花红,椰风海韵,风光无限。11月19日至23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诗与远方”兼备的厦门,举办了一场真正“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人心最齐最隆重的一届电影节

  很多业内人士说,本届电影节“成功、精彩、难忘”。著名演员张国立深有感触地表示:“参加过很多届电影节,这届人心最齐,最隆重。”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闫少非说,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刚刚过去、举国振奋的情绪还未褪去的气氛中召开的。70年来,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用手中的摄影机拍摄时代旋律、书写人民情感、记录社会变迁。无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白毛女》等红色经典,还是新时期以来四代导演同台活跃时拍出的《庐山恋》等如云佳片,抑或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异军突起拍摄的《红高粱》等杰作,还有主旋律影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都是当时影坛的亮丽风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电影体制,多样式多类型的电影创作百花齐放,共同构成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电影学派”,并努力用光影中国梦向全球传播崛起的中国新形象。今年,科幻片《流浪地球》、动画片《哪咤之魔童降世》、现实题材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少年的你》等高口碑国产片,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也印证着中国电影正在从高速发展的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张宏介绍,本届金鸡奖评委遵循“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的评奖方针,以实名制投票方式评选产生了19个奖项。本届电影节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活动,如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和颁奖,包括国产新片推介展映、金鸡国际影展、港澳台影展等活动。电影节还举办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导演论坛、新时代中国电影投资与发展论坛等三大主题论坛,并首创了金鸡电影创投大会。

  厦门迎来高光时刻

  本届电影节传出的最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从今年开始,金鸡奖将每年评选一次。原本从今年开始,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年份)长期落户厦门,厦门获得未来五届十年的举办权,现在有可能变成了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立20多年来,足迹遍布全国26个城市,未来十年驻足一个城市,这是第一次。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志望说,厦门对办好电影节有恒心,发展影视产业有决心,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信心,支持影视产业发展有真心。

  厦门是一片适合电影生长的沃土,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28年,电影《火烧红莲寺》就在厦门取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取材取景于厦门的电影,让这座海滨城市走进国人的集体记忆,《英雄小八路》《小城春秋》等影片见证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台湾往事》《云水谣》等影片诠释着挥之不去的两岸乡愁。近年来,厦门更是在《疯狂的赛车》《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等一大批影视作品中频频出镜,如今每年有近200部影视剧在厦拍摄,厦门成为影视界公认的天然摄影棚。

  进入新时代,厦门不满足于仅做电影外景地,也有雄心进军影视产业。目前,厦门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影视产业园区,聚集了影视特效等500多家电影企业,电影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

  戴志望介绍,本届电影节形成了活动数量创历史之最、活动质量创历史新高的良好局面。厦门坚持“全域影城”的思略,突出“以节促产”的理念,办成“全年金鸡、全城金鸡”,电影节成为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性节日。15项论坛活动向社会开放预约,推出6天84小时5G全景直播。目前,厦门部署了影视产业发展的3年行动计划,专门制定出台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在2022年将厦门打造为全国影视产业发展新高地,在2025年成为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

  电影节是国家电影发展的缩影

  在本届电影节上,2020年春节档期将上映的电影新作《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三》《紧急救援》等接连发布预告片,有的还在电影节期间亮相,令人对春节档影片充满期待。另据统计,到目前为止,2019年度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国产片占据8个席位,更有一大批优秀国产影片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说,随着电影迈向市场化和全球化,中国电影的创作空间越来越广阔,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创作高峰正在形成。

  影片《过昭关》导演霍猛说,七八年前经常听朋友讲他们不看国产片,只看好莱坞大片。但这几年朋友们经常向他推荐国产片。“这是靠每一位创作者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努力,用一部部好作品把大家对国产片的期待和信心拽回来了。”他表示,电影节为国产中小成本影片提供了跟观众见面的平台,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影片《进京城》导演胡玫20多岁时曾发誓将来要让外国人也像当年中国人追看外国电影那样,追看中国电影。这个誓言激励着她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创作。如今她执导的女性题材、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京城》也曾在海外上映,引发关注。这部影片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京剧文化,也是胡玫自己的兴趣所在。通过这部电影,她做到了个人表达和时代诉求的结合。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认为,电影业当下要思考的问题,一是要创新,比如市场上反响好的影片都是题材、类型以及表现手法的创新之作。如《我和我的祖国》就是组织形式和题材表现形式的创新。还有就是要培养人才。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表示,电影节是电影人的聚会,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电影发展的缩影。未来的电影节一定会在改革创新的滚滚浪潮中绽放出新时代的精彩与活力,让中国电影这张亮丽的名片更加耀眼夺目。

(记者 苗春 文/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金鸡啼鸣 传递电影的新时代之音      2019年11月25日
  • · 《半条被子》当选民族影展开幕影片      2019年11月20日
  • · 电影“好莱坞迷信”当破则破      2019年11月15日
  • · 全国首个艺术口述史数据库在宁发布      2019年11月14日
  • · 《为国而歌》:用音乐奏响时代篇章      2019年11月13日
  • · 《双子杀手》:李安终于放下了      2019年11月12日
  • · 《少年的你》:尊严的反思      2019年11月07日
  • · 新中国电影的“上海篇章”      2019年11月07日
  • · 重庆距离电影高地还有多远      2019年11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2019-11-25 08: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初冬时节的厦门,依然树绿花红,椰风海韵,风光无限。11月19日至23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诗与远方”兼备的厦门,举办了一场真正“面朝大海”的电影盛会。

      人心最齐最隆重的一届电影节

      很多业内人士说,本届电影节“成功、精彩、难忘”。著名演员张国立深有感触地表示:“参加过很多届电影节,这届人心最齐,最隆重。”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闫少非说,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刚刚过去、举国振奋的情绪还未褪去的气氛中召开的。70年来,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用手中的摄影机拍摄时代旋律、书写人民情感、记录社会变迁。无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白毛女》等红色经典,还是新时期以来四代导演同台活跃时拍出的《庐山恋》等如云佳片,抑或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异军突起拍摄的《红高粱》等杰作,还有主旋律影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都是当时影坛的亮丽风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电影体制,多样式多类型的电影创作百花齐放,共同构成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电影学派”,并努力用光影中国梦向全球传播崛起的中国新形象。今年,科幻片《流浪地球》、动画片《哪咤之魔童降世》、现实题材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少年的你》等高口碑国产片,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也印证着中国电影正在从高速发展的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张宏介绍,本届金鸡奖评委遵循“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的评奖方针,以实名制投票方式评选产生了19个奖项。本届电影节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活动,如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和颁奖,包括国产新片推介展映、金鸡国际影展、港澳台影展等活动。电影节还举办了丰富的学术活动,如中国电影高峰论坛、导演论坛、新时代中国电影投资与发展论坛等三大主题论坛,并首创了金鸡电影创投大会。

      厦门迎来高光时刻

      本届电影节传出的最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从今年开始,金鸡奖将每年评选一次。原本从今年开始,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年份)长期落户厦门,厦门获得未来五届十年的举办权,现在有可能变成了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立20多年来,足迹遍布全国26个城市,未来十年驻足一个城市,这是第一次。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志望说,厦门对办好电影节有恒心,发展影视产业有决心,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信心,支持影视产业发展有真心。

      厦门是一片适合电影生长的沃土,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早在1928年,电影《火烧红莲寺》就在厦门取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取材取景于厦门的电影,让这座海滨城市走进国人的集体记忆,《英雄小八路》《小城春秋》等影片见证了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台湾往事》《云水谣》等影片诠释着挥之不去的两岸乡愁。近年来,厦门更是在《疯狂的赛车》《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等一大批影视作品中频频出镜,如今每年有近200部影视剧在厦拍摄,厦门成为影视界公认的天然摄影棚。

      进入新时代,厦门不满足于仅做电影外景地,也有雄心进军影视产业。目前,厦门拥有一个省级重点影视产业园区,聚集了影视特效等500多家电影企业,电影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

      戴志望介绍,本届电影节形成了活动数量创历史之最、活动质量创历史新高的良好局面。厦门坚持“全域影城”的思略,突出“以节促产”的理念,办成“全年金鸡、全城金鸡”,电影节成为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性节日。15项论坛活动向社会开放预约,推出6天84小时5G全景直播。目前,厦门部署了影视产业发展的3年行动计划,专门制定出台影视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在2022年将厦门打造为全国影视产业发展新高地,在2025年成为新时代中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

      电影节是国家电影发展的缩影

      在本届电影节上,2020年春节档期将上映的电影新作《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三》《紧急救援》等接连发布预告片,有的还在电影节期间亮相,令人对春节档影片充满期待。另据统计,到目前为止,2019年度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中,国产片占据8个席位,更有一大批优秀国产影片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说,随着电影迈向市场化和全球化,中国电影的创作空间越来越广阔,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创作高峰正在形成。

      影片《过昭关》导演霍猛说,七八年前经常听朋友讲他们不看国产片,只看好莱坞大片。但这几年朋友们经常向他推荐国产片。“这是靠每一位创作者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努力,用一部部好作品把大家对国产片的期待和信心拽回来了。”他表示,电影节为国产中小成本影片提供了跟观众见面的平台,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影片《进京城》导演胡玫20多岁时曾发誓将来要让外国人也像当年中国人追看外国电影那样,追看中国电影。这个誓言激励着她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创作。如今她执导的女性题材、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京城》也曾在海外上映,引发关注。这部影片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京剧文化,也是胡玫自己的兴趣所在。通过这部电影,她做到了个人表达和时代诉求的结合。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认为,电影业当下要思考的问题,一是要创新,比如市场上反响好的影片都是题材、类型以及表现手法的创新之作。如《我和我的祖国》就是组织形式和题材表现形式的创新。还有就是要培养人才。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表示,电影节是电影人的聚会,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电影发展的缩影。未来的电影节一定会在改革创新的滚滚浪潮中绽放出新时代的精彩与活力,让中国电影这张亮丽的名片更加耀眼夺目。

    (记者 苗春 文/图)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