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淘旧书时 我们在淘什么?

2019年04月15日 08:58    来源:工人日报    兰德华

  原标题:当我们淘旧书时,我们在淘什么?

  作为一个男士,我以前有两个爱好,一个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定位,一个有点背离。我爱买书,也爱买衣服。稍加心理分析,发现,爱买新衣,是因对自己外表不够自信,颜值不够,服装来凑;爱买书,是因对自己知识贫乏感到焦虑。常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而我却爱买新衣,也对旧书情有独钟。

  母校北师大的一家书店,是我常去的地方之一,但它最近关门了。

  和热闹的新闻场相比,可能没有人会关注近期这个深藏在宿舍楼地下室的旧书店,群发给它的读者的一条微信。内容很短,大概是说,由于没有旧书经营执照被查,已停业,也不会再开,为不让书友白跑一趟,恳请大家相互转告。

  此后不久,相关的消息以及由此引发的议论,却在北师大校内外学子、书友的朋友圈中传开。书店关了,惋惜、感慨却在蔓延,不少人呼吁,能否想办法留住它。

  这时,我才发现,身边不少校外人士,竟也是这家“藏得很深”的书店的读者。

  这家书店只在空旷的地下室围了几个书架,摆满了品相不好的旧书,和那些装修精致、身在人头攒动的商场的“网红书店”相比,简直“粗鄙”而寒酸。更令我惊奇的是,纵然如此,它竟然有这么多读者。这种惊奇背后,有份感动。我感动于原来有这么多人爱旧书。

  店里各种旧教材,是北师大学子们的最爱,相比新书原价的高昂,这些书便宜到像白菜一样按斤买的地步。学长用完,再卖给或者干脆送给书店,学弟学妹们低价买了继续用。如此往复,这类书的书架上,全是“伤痕累累”的书。

  店里还有另外一类书,是不折不扣的旧书,甚至称得上是“古董”。册页泛黄,它们中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绝版书,也有商务书店出版的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一个月前,我从那里用20元钱淘了一套“人民文学”1981年版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耿济之译本,上下册,原价42元,网上已经卖到近200元。心心念念,逛了很多家书店都没有,现在得来,如获至宝,就像爱文玩的人在北京潘家园“捡了漏”。这是属于淘书人的“小情趣”。

  我爱买书,也爱逛诸如这种甚至连店名都没有的“破”书店,却对那些富丽堂皇的书店本能地敬而远之——那里是属于都市白领们繁忙的工作之余高雅的“精神消费空间”。从古色古香的书架上抽一本有塑封的、装帧精美的书,然后点一杯价格可能比书更贵的咖啡,找个靠窗的位置,不明不暗的灯光下,埋头阅读,无限优雅。再发个朋友圈,定能获得众人一片怒赞。

  而我享受不了这种氛围,骨子里仍然觉得自己是个“穷学生”,尽管毕业多年,淘旧书,这个学生时代留下的习惯,保留至今,并且愈加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时是因为便宜,这时已成爱好。

  在我常去溜达的这类书店中,还有位于北师大东门的“盛世情”,蓝旗营的“野草”,以及北大校内的“博雅堂”等,这几家书店无一例外,都在地下室。因为租金便宜,书的价格更便宜,能更多地让利书友。很多书都是半价,有些旧书就更便宜了。除了便宜,更重要的是这些老书店一直在为读者和书友们提供着内容上优质的精神食粮。而它们,也早已成了北京独特的文化地标。

  盛世情的店主老范,从业30年,他的店里每一本书,都是经过他的“慧眼”筛选出来的。他的书店以人文社科和部分影印版古籍为主。从《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线装《四松堂集付刻底本》,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本论》经典译本,到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丛书,都彰显着书店的独特品位。因此来这里淘旧书的人群里,除了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外,更有社科院的古文字专家、北大的先秦史学者……

  正是这样的书店存在,也正是有一批爱淘旧书的书友的存在,才成就了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也让一群人的精神生活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空间。

  喜欢买旧书,我想,除了总体便宜之外——其实有些绝版书,价格反而更贵,或许是因我们对旧东西,有怀念,一如我们崇拜古老的智慧和追逐那穿透古今的思想光芒。

  导演姜文在视频节目“圆桌派”里曾说:你可以说人类掌握的技术在进步,人类自己,还在为那三顿饭能不能长肉在着急。

  技术在进步,社会制度也在演进,而人性或许从未改变过。既然先人写作的经典书籍中,那如火花般的智慧,是亘古的,又何必在乎书籍封皮的新旧与否。更何况,有些不会再版的旧书,本身就是一座“高峰”。

  一本外表残破的书籍,如衣不蔽体的孩子。衣服虽破,作为有灵魂的人,他是完整的;封面残破或者品相不好,作为知识的载体,它是完整的。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每一个翻阅过它的人,每一个批注过它的人,都在其上留下不同的印记,而阅读这些印记本身,又构成了阅读书籍之外的另一种阅读。这是穿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动。

  工作5年,新衣渐渐越买越少,衣服再潮,终归是工厂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并不能让人真真独特。相反,书架上想读而未读的书越买越多,给自己罗列的需要读的书目“历史欠账”,也越来越重。但自己的心思,却越来越清明。世界那么大,美景那么多,人类有那么多智慧,而人生又那么短,我们不该蜷缩在一处阴影之下。

  至少,你可以翻翻旧书。难怪有人说,阅读,是这世间最廉价,也最高贵的事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当我们淘旧书时 我们在淘什么?

2019-04-15 08:58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