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少儿出版物还要“毁人”到几时

2019年04月10日 09:46    来源:检察日报    张淳艺

  原标题:劣质少儿出版物还要“毁人”到几时

  近日,北京的胡先生给上小学的女儿购买了一本《大卫·科波菲尔》。不料阅读后,女儿多次反映,这本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篇章跳脱、语句难懂。胡先生在阅读后认为,该书存在缩写不严谨和翻译水平低下的问题(4月8日《工人日报》)。

  “不过你要把你的青春有为的时间贡献给我所能提供的这么小的一个差事,不是很可惜吗?”诸如这样拗口冗长的句子,在这本《大卫·科波菲尔》中比比皆是。不仅读起来费劲,更让人难以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就是这样一本粗制滥造的图书,已经先后再版6次,且销售成绩不菲。

  “得少儿出版者得天下”。近年来,少儿出版一直是出版品类中最活跃的部分。全国580余家出版社中,有超过550家出版少儿图书,少儿图书约占整体图书零售市场总量的30%。不过,在行业繁荣的表象之下,却暗藏质量参差不齐、重复出版严重的隐忧。

  根据《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与作者死后50年内。50年后,文学艺术作品的财产权不再归个人所有,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产,即进入公共版权领域。青少年是经典读物的主要消费群体,出版这类“公版书”不需要签订版权合同,可省去大量成本,于是经典读物成为少儿出版业的必争之地,引发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的风气。在当当网上搜索“大卫·科波菲尔”,显示有超过2000种图书,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版本至少百余种;而长年热销的四大名著,则有将近2万种图书在售。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也给读者带来了选择困难。

  更重要的是,一些出版社“萝卜快了不洗泥”,只顾在公版书领域跑马圈地,忽视了图书编校质量。在少数书商看来,少儿图书无非是把经典名著缩写一下,再配上插图,完全就是“小儿科”。在这种思想驱使下,少儿出版物的质量自然不敢恭维。去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查出65种出版物编校质量不合格,其中少儿类和教材教辅类就有20种,占比3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合格的图书可能起到误导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更是危害深远。目前,少儿出版已经完成“由少到多”的转变,是时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实现“由多到好”。为此,需要各个出版社及时转换思路,抓好选题结构调整,从源头把内容平庸、出版价值不大的图书压下来;更需要出版管理部门加强审核,不断净化出版市场。

  《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版物质量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同时,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动公众参与监督,畅通渠道接受投诉举报,让粗制滥造的出版物都受到应有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出版社摒弃“小儿科”思维,为青少年提供更多优秀读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劣质少儿出版物还要“毁人”到几时

2019-04-10 09:46 来源:检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