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乡村生活(下)

2019年03月25日 08: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主持人 徐 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当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课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开的实践探索,正在激发创新活力,并勾勒出新的发展思路。其中,以艺术促进乡村建设,发挥艺术家在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正在文旅深度融合中起到探索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入乡村,以不同的方式,将美术、设计、创意、建筑带入乡村,焕发乡村独特美感,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助力乡村旅游发展。“艺术介入乡村生活”,成为当下极有共性的话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研讨。

  为此,第26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以“艺术介入乡村生活”为主题,借笔谈的形式,邀请了吴为山、潘鲁生、朱乐耕、吕品田、方李莉、吕品晶、曹林、一山等各位艺术家与理论家共同参与。他们当中有的已经进入了深度的艺术实践,有的长时间关注思考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理论课题。希望借由大家的深入讨论,总结经验,厘清问题,为发挥艺术、设计、建筑等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建设,提供实践的理论依据。

  用艺术对乡村进行活化

  一 山

  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振兴恰恰是撬动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力量。艺术对乡村的介入,会是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径,一定程度会让农村面貌更美丽,农民生活更美好,农业业态更提升,最终将改变乡村振兴的新面貌。

  我有幸成为“彝家新寨”建设的探索者之一。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有着独立的文字和语言、风俗习惯以及丰富的文化内容。彝族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这些丰富的素材,既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又为艺术活化乡村提供了文化基因。用艺术对乡村进行活化,是一种可持续生长、可推广复制的中国事例。

  从艺术视角来看,“彝家新寨”的建设可从“硬件”“软件”“心灵”“经济”几个方面入手,以文化艺术激活新寨建设,以生活方式的改变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从“刀耕火种”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跨越。我在四川乐山工作时,特别关心大小凉山“彝家新寨”建设。如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效地提升精神追求,与现代文明接轨的同时又保留彝族特有的文化?我将多年来的艺术思考融入“彝家新寨”建设实践,尝试将历史现成品进行艺术改造,做大地艺术的实践者、田野艺术的问路者,不断丰富中国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

  活用彝族文化元素和色彩符号

  由于历史原因,生活在山上的彝族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房屋破旧、生活落后、生产原始。从新寨选址来谈,当地政府把原来的彝族聚集地接了下来,在半山腰建设了“彝家新寨”。由于各地政策不一,扶贫方向也有所不同,最初修建的新寨过高、过于城市化,因此被全部叫停。此后,我推动乐山市专门成立新寨办公室,统一规划新寨修建图纸,外墙以“红黄黑”为基调,代表着彝族的三种基本色: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丰收,黑色代表土地。彝族人用三色文化表达了人与自然、与大地万物的关系,黑、红、黄三色更与彝族人的欢乐、悲伤、梦想紧紧相连,形成了该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此外,每栋房屋上,还有翘起的牛角,而这源于彝族对牛的崇拜。这样一来,彝族基本的文化元素和色彩符号自然地融入新寨当中。

  彝族文化作为

  艺术活化乡村的精神财富

  彝族文化有丰富、独立的文化体系,保留彝族历史上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是艺术活化乡村的精神财富。在“彝家新寨”建设中,通过筹建彝家农俗陈列馆,集中呈现彝族文字,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使用的劳动及生活工具,如务农的、酿酒的各种器具进行收集展示,让大家更为直观感受彝族人的智慧。这不仅是历史记忆的重拾,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彝族乡土教材中,推行双语教学,还加入了艺术教育,保留民族性的同时,将多元的文化融入其中。

  提升彝族乡村乡风文明

  经济条件改善了,文化建设也要同时跟上,才能实现全面振兴。如何以艺术活化“彝家新寨”,确实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彝家新寨”建设更多的是作为社会实践类项目,力求带动当地发展,让群众走向文明生活。一方面丰富彝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文明新生活活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并给每家配备电视,推行互联网远程教学、远程诊断等,缩小与外面世界的差距,尽快融入文明社会,另一方面邀请艺术家根据彝族文化对农民房子进行改造,打造成为彝族民俗艺术村落,提供民宿给游客住宿。做一些在地性的艺术项目和雕塑创作,将艺术渗透到房屋建设、文明生活、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推动当地的发展,乡村建设给彝族人民正带来各方面的变化。

  以艺术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彝家新寨”的建设当中自然少不了对于彝族文化的保留、宣传和推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彝族发展亟待挖掘的珍稀经济资源。我们通过体验彝族的民族风情,吃彝族美食、感受彝家乐、过彝族新年和火把节等旅游活动,将彝族的文化、生态、特色挖掘出来,有效地把民族生活方式转化为现实发展生产力,切实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精神富起来。

  民族文化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我们应该抱着感恩的心用艺术回馈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一定要保持乡愁,深挖当地文化原色,待客及庆典礼仪让人返璞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以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经济收益,以艺术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最终才能更好地使艺术与乡村相融互济、和谐共生。

  (作者为四川雕塑学会顾问)

  同添一砖一瓦 共栽一花一木

  吕品晶

  2014年开始,我们对贵州省的两个自然村寨进行了乡村振兴的艺术介入计划。雨补鲁村位于兴义市清水河镇,整个村寨坐落在一个自然天坑里,被外界称为黔西南的“世外桃源”。板万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着布依族传统村寨的典型面貌,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不要“焕然一新”

  雨补鲁村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区域,自然环境较为优越,村庄背靠东南侧坡度较缓山体依山营建村落。“天坑”式的地理环境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整个村寨依山傍水。传统建筑融合了当地民族民居特色,强调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存较好的五面石建筑反映了几百年前匠人的制作工艺,片石墙部分则是当地民居典范,传统的石材灰瓦材质及色彩特点较为突出。但是近年来,村子面临卫生环境差、违规建设现象严重、新旧建筑混杂等问题。由于历史久远,部分老旧建筑年久失修,村子整体建筑风貌凌乱,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更偏爱外来建筑形式,富起来的村民热衷于建造在中国城乡接合部常见的“小洋楼”。

  在传统村落民居的改造上,我们不希望“焕然一新”,而是能够保留当地千百年来的传统面貌。同时,我们也不希望“拉回远古”,而是尊重村民在现代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建设智慧。在建筑单体的改造上,采用合理改造、保护为先的策略。改造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以修缮为主,在对环境整治的同时,严格按照传统做法、沿用传统材料,保持传统风貌,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迹,保留历史记忆。另一种以改造为主,摒弃不符合传统风貌的材料,将严重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平屋顶改成坡屋顶,同时将不符合传统特色的新建筑立面、台柱等进行改造。

  在村庄改造中,设计师承担了与村民沟通、协商的工作,这其中既需要智慧,也需要耐心和毅力。比如“打瓷砖”项目,是经过与村民的反复沟通后,才获得村民认可。立面瓷砖打掉以后,传统的石头墙面露出来,再通过传统石筑工艺的修葺、贴补,使得村子的整体建筑风貌得到统一。

  板万古寨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占全村1/3的新建砖石混凝土建筑无论在体量和风格上都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我们通过采用传统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在对原住户最小影响下,统一了风貌。而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吊脚楼民居,则首先进行结构扶正和加固,外墙维护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夯土做法,立面板壁则遵循原来风貌予以修整完善。

  村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这里,喜欢这里的建筑风格,村民的审美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故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让村庄“动”起来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能够维系乡村的文明,让村民能够更好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雨补鲁村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传统的村落,经常会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文化活动。古榕树广场是全村的公共生活中心。通过对个别单体建筑的拆除和改建,组合构建新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一个以榕树广场和陈氏宗祠为中心,融祭祀场所为一体的公共空间系统,历史上独特的走幡会活动在这个更新的公共空间系统中得以激活恢复,思乡念祖的乡愁情结在此得以抒发。

  对板万村的改造,也是首先从公共空间梳理入手,建构了以民间祭祀、民俗文化、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公共空间。这些公共空间的建设,为村里的布依戏、八音坐唱、哑面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承和传习提供条件,也极大增强了族群的集体凝聚和共同意识。

  手艺要在当地“生长”

  板万村村民都是布依族,保存有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布依戏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在村里保留有完整的戏班子。织布、刺绣、酿酒都是村民习以为常的生活技艺,木作、垒石、夯土、制陶也是大多中老年村民拥有的建设家园的营造技艺。

  目前对于传统村寨中的刺绣、纺织等手工艺,有些企业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不过,我们认为,真正的乡村手工艺的复兴,应该是在乡村里有大作坊,家家有小作坊,它们可以用来生产、展示、交流、传习、销售,这样保持村庄的活力和完整性,对乡村的经济和文化生态有带动,而不是脱离手工艺的原生环境,把乡村里的人抽到城市里打工。文化遗产应该“在地”保护,在村落的环境里延续传承。

  为了保留布依族传统的织布和刺绣工艺,我们利用一座原本废弃的吊脚楼,打造出了村中的锦绣坊,希望传统的布依族织布与刺绣技艺在这个锦绣房中继续传承下去。

  板万村村民善于酿造一种独具地方风味的酒。对于善于酿酒的人家,则兼顾生产和生活,对酿酒坊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分配置,保持了生产与生活在传统民居中的共生共存状态,又提升了各自的环境品质。

  通过锦绣坊、酿酒坊等建设尝试,希望乡村能在自我更新和发展中成长,也希望通过设计能够成为连接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雨补鲁被列入其中。雨补鲁还获得了国家3A旅游景区资格、“中国最佳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实现了初步振兴。地处更偏远的板万村也开起民宿,建立了自愿者培训营地,手工作坊在政府的支持下运行了起来。

  乡村的改造更多需要的是对乡村生活的感知,而这必须是从现场去获得的,而不是办公桌前。因此,对于乡村建设,我们首先必须怀有谦卑之心,对传统的谦卑,对生活的谦卑,我们应该亲手与乡民共同添一砖一瓦,共栽一花一木。不预设先验的宏大叙事,在亲历过程中学习,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应有的态度。

  传统村落的改造实践,不仅限于物质的空间存续、保护与修复,不只限于审美范畴上的乡村风貌营造,更要在乡村精神性、文化传承上下足功夫,延续、发展传统乡村文脉,为传统价值精神存续于当代生活提出创造性的办法。而艺术的介入,便是一种精神性的因素,是以另一种人文的眼光,以当代乃至“未来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从个人的创作空间中走出来朱乐耕

  在中国的广漠的乡村,蕴藏着丰富而多样的文化艺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共同推进中也产生了很多矛盾,乡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对传统建筑空间,如釆光、卫生设施的增加、建筑外空间增加大型金属蓄水塔、其他材料对传统建筑的搭建,严重地破坏了传统建筑的格式,在这过程中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参与,用艺术和设计的形式进行空间再造,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也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但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和艺术家需要深入了解该地的人文历史,向传统文化和艺术学习,做到既保留传统风貌,又有当代艺术观念的新的设计表达。另外,还要关注乡村现今还遗留的一些传统手工艺,比如布艺、木艺、竹艺等,这些传统工艺,不仅要当遗产来保护、抢救、整理出来,还要把它当资源来开发,加上当代艺术观念,使之成为一件件从传统中走岀来的时尚产品,并以此开拓出乡村新的手工艺产业。只有有了产业,乡村才能留住人;有了人,乡村才可以“活”起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应该走下神坛,要从个人的创作空间中走出来,走进大众包括乡村农民的生活、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用艺术和设计去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用新的艺术表达,去诠释和表达本土化的现代性生活方式。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

  把艺术作品“植入”千家万户

  曹 林

  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和艺术家,已经预见到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将从不同角度介入社会生活。

  随着舞台美术的疆界不断扩展,舞美设计师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幕后英雄”,他们的视野从戏剧舞台逐渐放宽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领域。

  从2016年至今,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主办,每年一度的“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已经举办了3届。回望走过的创意实践之路,可以看到,在相对偏远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镇举办的新媒体艺术节,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巨型交互平台。

  我们在思考举办新媒体艺术节之初,就以“舞美走入自然,艺术介入乡建”为主题词,力图把舞美设计师、新媒体艺术家、艺术院校师生和文艺院团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聚集到一起,共同拓展艺术视野,观照当下,展望未来,带动当地的扶贫工作,优化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促进地域旅游经济发展。所以,我们选择隆里古镇来举办新媒体艺术节,从主观上看,就是想从封闭空间走向开放的大自然,去追寻都市环境下业已失落的那份悠然心境、那份自然透亮的呼吸,用艺术创作的纯粹和美好,与山川田野进行心灵对话,开拓艺术创作的新天地;从客观上看,“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不仅让地处偏远山区的人民群众,与融合了高科技手段的新媒体艺术零距离接触,全面提升生活品质,而且,在举办新媒体艺术节的过程当中,所带动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会转化为经济效益,达到一个艺术与经济相互作用的有机循环。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第四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此艺术节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方面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力,已经慢慢地显现出来——我们要把艺术家们对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思考,化为具体行为。

  “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注重探讨“艺术创作在地性”的发展新思路,不突出某一个艺术家,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而是充分调动国内外优势专家资源,发掘并利用当地的文化遗产,把艺术作品“植入”千家万户。新媒体艺术节的作品呈现方式也是全新的,它以天空大地为舞台,以山川田野为画布。其独特性首先表现在艺术观念的前卫性,我们邀请的国内外艺术家从哲学思考和创作理念上,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其次是关注学术性,来自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带领学生在开放性、无边界策展理念下,使用具有当代意识的新媒体语言,突出面向未来的艺术追求,体现出跨界实验和视觉创意的特质;再次就是对高科技的应用,我们把国内外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加以展示,强调互动和参与。此外,我们还倡导把艺术“植入”生活,用生活激发艺术,尝试全民参与创作。我们鼓励艺术家把创作作品留在当地长期展示,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艺术节期间,我们发挥艺术家的专业特长,组织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在当地举办义务辅导班,既教授古镇儿童学习美术,也辅导当地非遗传承人提升造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我们还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发起艺术家慈善募捐活动,为贫困农户购买生活用品,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资助。我们还倡导鼓励艺术家义务为当地乡村规划、民宿改造、景观设计等项目提供咨询、提供方案,实现文化艺术层面的精准扶贫。

  舞美人的创意思维之所以独特,就是他们始终在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其作品的呈现方式,已经无法用传统的分类法来框定了。作品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所能企及的。这是以“大舞美”观念促进艺术创作介入乡村生活的新课题,应该成为一个典型事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艺术介入乡村生活(下)

2019-03-25 08: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