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娱乐的冲突美

2019年03月25日 08:02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

  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博物馆负责人称,表情包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此举让大家更了解文物。

  彩陶瓶、三彩俑、铜博戏俑,这些历史久远的瓶瓶罐罐,与“小拳拳捶你胸口”等网络流行语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甘肃省博物馆推出文物表情包,将严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深受网民喜爱。这种看似“不着调”的搭配,实则非常用心,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

  在传统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一些主流美学学派中,“冲突美”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

  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否则,难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提不起公众的兴趣。“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二者在强烈的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无的放矢。相反,它必须谨慎着手、小心为之。一是精心推敲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确保二者实现顺畅融合,避免不搭调。二是拿捏好尺度,防止戏谑太过对文物的严肃性造成亵渎,产生违和感。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文物的生命在于融入大众生活。正如专家所言,让文物活起来,应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博物馆自身,不断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以合适的方式把历史久远的书画古玩、瓶瓶罐罐,从尘封中请出来,请到网络上,为人们所用所喜,唤醒的是文物的青春。

  (作者:李思辉,系媒体评论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娱乐的冲突美

2019-03-25 08:02 来源:光明日报

  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博物馆负责人称,表情包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此举让大家更了解文物。

  彩陶瓶、三彩俑、铜博戏俑,这些历史久远的瓶瓶罐罐,与“小拳拳捶你胸口”等网络流行语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甘肃省博物馆推出文物表情包,将严肃的文物和大众娱乐“混搭”在一起,勾画出一种别致的画风,深受网民喜爱。这种看似“不着调”的搭配,实则非常用心,契合了文化审美上的冲突美。

  在传统视角里,“冲突”两个字往往充满争议。一些人在艺术审美上过分强调匹配、协调、柔和,笼统地认为有冲突就不好。实际上,在一些主流美学学派中,“冲突美”一直备受推崇。尤其是现当代,“冲突美”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视觉艺术作品中非常常见。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断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句话一度被人们看为“戏剧定律”。梳理研究我们会发现,包括《赵氏孤儿》《雷雨》在内的很多中国戏剧、小说都饱含着浓郁的冲突美。

  包括“文物表情包”在内的文物宣传推广,有的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文艺创作,但其创意和设计也需遵从审美规律。否则,难免给人暮气沉沉之感,提不起公众的兴趣。“文物表情包”把庄重严肃的文物与俏皮的网络流行语“拉郎配”,二者在强烈的对冲中,达到了寓历史文化于网络流行语之中的“中和”。此前,网上很火爆的康熙“朕知道了”纸胶带、“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照片等,之所以迅速蹿红,也是因为“冲突”让静态的文物“活”了起来。

  赞赏“文物表情包”的冲突美,并不意味着此类创意可以无的放矢。相反,它必须谨慎着手、小心为之。一是精心推敲文物与网络流行语的内在联系,确保二者实现顺畅融合,避免不搭调。二是拿捏好尺度,防止戏谑太过对文物的严肃性造成亵渎,产生违和感。文创作品可以活一些,但文物毕竟相对传统严肃,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文物的生命在于融入大众生活。正如专家所言,让文物活起来,应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博物馆自身,不断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以合适的方式把历史久远的书画古玩、瓶瓶罐罐,从尘封中请出来,请到网络上,为人们所用所喜,唤醒的是文物的青春。

  (作者:李思辉,系媒体评论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