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智能模式?

2019年01月30日 07:57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赵昂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全国已有养老服务机构2.93万个,床位732.54万张,31个省份均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享受人群达到2680万人。

  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从10.2%增加到17.3%,老龄化社会趋势明显。在一些大型城市,老龄化人口占比更高,以上海市为例,该市在2017年底,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33.2%,65岁以上占比21.8%,与德国老龄人口占比大致相当。

  不过,养老院养老,一直不是大部分老年人的选择,也不符合实际的社会民情和家庭感情。以现在各地施行的“9064”养老模式为例,90%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也就是说,大部分能够生活自理的老年人是需要在家中度过晚年的,不过身体机能的下降,也使得他们有与年轻人不同的需求。

  事实上,老年人尽管收入来源单一,但因为积蓄丰厚,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在一些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银发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银发经济”不等于养老院和养老产品,特别是在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社会里。

  以“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为例,与我国多为年轻人网购不同,在日本,老年人反而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在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方面,60岁以上老年人占购买者的半数以上。该国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的网络普及率达到70%以上。对此,商家也为老年人提供各式各样的涉互联网便捷服务。

  其实,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很多消费模式,都可以为老年人所用。外卖订餐服务可以解决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网购快递服务可以解决老年人购物不便的问题,网络约车可以解决出行问题。除此之外,智能手机的各类辅助功能,比如手写、语音等,智能家居的各种便捷功能,以及家庭智能监控系统等,都能在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同时,也便于子女亲属与之联络。换言之,当下火热的互联网经济,完全可以搭上“银发消费者”的风口。

  既然互联网能够方便老年人,那么为什么鲜有老年消费者网上点外卖和购物呢?这是因为,当下许多互联网服务,在设计之初,其目标消费群体就是年轻人,操作模式也是针对年轻人,并非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领域,即便是最睿智的老年人,也与年轻人存在着代际差,这样的代际差不仅是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也包括了自身在数字化社会拥有的各类辅助资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移动支付。想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其实是有诸多前提的,比如对手机、银行卡和网银的熟练使用。可对于老年人而言,很多人的理财还停留在存折阶段,毕竟那才是他们年轻时的主要金融工具,银行卡都没有,更不要说网银转账了。更何况,银行一般也不会对退休老人发放信用卡。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把自己的工资从活期存折倒入手机上,难度真的不小。但是,网上订餐通常仅能移动支付,接受货到付款并提供找零服务的平台和商家寥寥无几,老年人自然不会在网上找“小饭桌”。

  也就是说,现有的互联网消费模式,虽然看似能方便老年人,但这样的方便,和其给年轻人是一样的待遇。只不过,老年人不出门吃饭购物,并不是因为懒或忙,是真的身体不便,需求更为刚性。但是,即便刚性需求在,但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的智能化门槛过高,平台和商家因互联网而省却了部分人工服务,反而让老年人“望网却步”。这就是说,老年人需要的智能消费,不是和年轻人一样越智能越好,而是需要“智能+人工”式的服务,智能是为了少跑腿,人工则是补上老年人的短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上升,“银发经济”将是新的市场增长点。平台和商家不妨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发相应产品和服务,千万不要因为无人化的噱头,看似节省人力和经营成本,其实反而在老年消费市场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银发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智能模式?

2019-01-30 07:57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