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科幻”的历史隐喻

2019年01月28日 09:37    来源:福建日报    谢海潮

  老家有首客家童谣:“灯盏糕,溜溜圆,又想吃,又没钱。灯盏糕,扁呐呐,又想吃,又畏烫……”灯盏糕属油炸食品,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加入面粉,包裹猪肉、萝卜丝等馅料,油炸而成。小孩嘴馋心急又怕烫、满嘴满手都是油的不知所措,让人忍俊不禁。

  在“83版”《射雕英雄传》万人空巷的日子,老家还兴过一首童谣:“傻郭靖、俏黄蓉,美丽的公主是华筝,猴头古怪的洪七公。”一部作品能被编成童谣传唱,个中的童真童趣,又比“有井水处”“老妪能解”高明且风光许多。虽说“众女倒追男”的噱头是朱贞木起头的,但据此若把金庸小说归类为“媚俗”,则是只看皮相不看骨。

  金庸说他的政论比小说写得更好。单看一部《笑傲江湖》,“东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的膜拜,任我行、向问天“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的对白,“君子剑”岳不群“小人党而不群”,虽是小说家之言,道的却是某种实情,叹“人间多少闲狐兔,原来只是帝王笼中物”。

  徐克是明白人,能看懂金庸小说的弦外之音,故电影《笑傲江湖》改编得极为成功。另由他执导的《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有段盲公拉二胡、唱粤曲:“去路茫茫,不禁悲来阵阵;前尘惘惘,惹我泪落纷纷。想学投笔从戎,图发奋,却被儒冠误了,有志难伸;想学一棹五湖,同循隐,却被妖气笼遍,远无垠……”配上街头赌博、抽大烟、妇女“打小人”、白莲教闹事几个镜头,凌厉流畅的画面,闪现出历史的斑斑痕迹。

  国人“素喜向后的穿越剧,不爱往前的科幻片”,这点常为人所诟病。电影《流浪地球》即将在大年初一公映,刘慈欣盛赞此片“即使以美国科幻电影的标准,在各方面也都达到了一流水准”“让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着实让人期许。小说早已出版,这里提些情节也就不算“剧透”了。

  在这部“末日三部曲”的开篇,生存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世间还有婚姻家庭,但没了爱情,“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地球上所有的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论“大刘”想象的未来社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就说这部科幻小说的反乌托邦倾向,倒是一如既往蛮有历史厚重感的。

  好不容易逃离太阳的引力,“飞船派”却认为太阳不会死亡,地球之所以“流浪”,完全是“地球派”控制一切的独裁阴谋,于是集结暴动,并把死硬的“地球派”集体处死。这时,太阳氦闪爆发,变成不再发出光和热的红巨星。太阳死了。

  在我看来,《流浪地球》最终变成一个讲述“多数人暴政”的故事。法国历史上有位名叫赖德律·洛兰的政治家说:“我是他们的领袖,必须跟随他们。”起初不解其意,“大刘”的这部小说则让人释然。而小说真正令人动容的,还是人类那种“不择手段”的生存意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武侠”“科幻”的历史隐喻

2019-01-28 09:37 来源:福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