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

2019年01月09日 08:44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赵昂

  原标题: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

  根据票务平台大麦网的销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整体演出市场增幅在28%左右,市场前景乐观。以国家大剧院为例,全年演出场次9641场,观众达到92万人,平均销售率在89%左右,几乎每一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事实上,包括话剧、音乐剧、歌剧、演唱会等在内的现场演出,因为单场演出成本较高,所以相对票价不菲,只有在居民收入达到一定层次时,才能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演出市场,乃至消费者最终形成观看现场演出的习惯。在发达国家,这样的现场观看演出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以美国为例,仅演唱会一种演出形式,根据尼克森音乐发布的《2018美国音乐360报告》,有52%的美国人每年至少去一次音乐现场,当年有35%的人参加过演唱会。

  换言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升,加之受众教育文化水平提升,在电影票房增长之后,消费者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演出市场需求随之到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演出市场消费者以年轻人群为主,消费能力最强的是25岁~39岁的中青年家庭用户,占比达55%,消费者中男女占比为4︰6,超过九成的剧场观众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些高学历消费者对于演出艺术有一定需求。

  不过,这些演出爱好者并非都分布在一线城市,2018年现场娱乐演出票房收入前十名的城市中,就包括了成都、武汉、沈阳等,这与这些城市年轻人群较多,大学云集不无关系。要知道,在我国的观演群体中,年轻学生占比在三成左右,很多年轻人已经将观看演出视为一种文化消费习惯,并且乐于为此支出一定费用。

  正因如此,许多演艺团队都在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去年票房市场表现不俗的五月天演唱会,进驻城市甚至包括了泉州、常州和金华等地。在许多中小城市,话剧、演唱会的上座率不低于一线城市,甚至年轻消费者的市场反应比一线城市还热情。毕竟,能在家乡看到心仪的演出,省却了往返大城市产生的交通和住宿费用。

  但是,小城剧场爆满、一票难求,其实也是因为中小城市演出文化资源稀缺,设施和人才均不足,本地文化市场并非形成较强的剧场艺术创作能力。最终,演出市场形成了经典剧目在一线城市彩排,网络推介引起口碑效应后,马不停蹄地到二三线城市巡演“收割市场”的状态。在一个飞速扩张的演出市场内,这样的模式虽然“稳赚不赔”,但迟早会撞上天花板。因为二三线城市只有“观看市场”,缺乏“创作市场”,一旦已有的经典演艺团队创作乏力,二三线城市演出市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今年,个别网红话剧改编成电影后的口碑褒贬不一,就值得演出市场警惕。

  对于任何一个地域的演出市场来说,只有本地观众,没有本地演艺人员和剧本的市场,都难以长期稳定发展。演出行业不能忽视小城青年,不能忽视的不只是小城青年的文化消费能力,还有小城的文化演出产业整体发展,这样的整体发展不只是盖几座剧场那么简单。能否在不同地域形成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文化演出市场,值得有关方面思考和重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

2019-01-09 08:44 来源:工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