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考古应成为考古工作的重要标尺

2018年10月15日 09: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刘修兵

  原标题:公共考古应成为考古工作的重要标尺——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综述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贵安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考古与城市”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一年来我国公共考古取得的成绩,探讨如何让考古更好地与民众生活结合,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公共考古论坛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旨在搭建公共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公共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考古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关注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对记者表示,公众考古的迅猛发展是考古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成为检验学科发展、工作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尺。此次论坛以城市考古、洞穴考古、西南边疆民族考古为专题,契合当前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心。“考古学和考古工作从未像今天这样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新时代的公众考古应该更强调互动共享,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特别是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我们要抓住文物保护利用的改革契机,积极探索考古工作成果为社会共享的新方式、新途径,立足践行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讲好考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共考古快速发展,这与国家、公众、媒体对文物和考古不断上涨的热情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各考古文博单位和相关大学的新媒体平台日益活跃,广泛地宣传了近年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发掘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考古成果展示着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文化能量,这正是我们把‘考古与城市’当作本届论坛主题的原因。”

  学生考古社团方兴未艾

  论坛上,河北师范大学考古系的大一学生龙天一以贵州师大附中和贵阳一中为例,介绍了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发展情况。2013年以来,贵阳一中和贵州师大附中先后成立考古社,两校学生积极在校园内进行考古知识普及,开展了讲座、辩论赛、读书会和现场发掘等活动。“大部分同学在参加考古社团前觉得考古就是挖墓、探险、寻宝等紧张又刺激的活动,在加入社团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慢慢开始知道考古其实是一门严谨而又平凡的工作。考古类校园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考古并爱上考古。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和专家到学校给我们讲授考古知识。”龙天一说。

  “在中学开展考古社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课本走向博物馆和遗址,努力学习考古知识,鼓励实践,让学生参与调查研究。”河南洛阳回民中学副校长赵林安表示,洛阳回民中学正在积极筹备专用的考古社活动场地,并已经获得洛阳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力图将考古社进一步发展成历史文博课程基地,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接触和认识考古。

  “中学生考古社团是公共考古的新生力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考古社团涌现出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表示。

  公共考古是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此次论坛研讨环节共分为3个专题,15位学者围绕洞穴考古、考古与城市、西南地区民族考古的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相关专家、学者对话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截至目前,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贵州牛坡洞遗址已发现灰坑7座、用火遗迹10余处、墓葬7座、活动面两处;发现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遗物,其中发现的完整人骨,让我们可以尝试勾勒一幅1万余年前贵州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图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付永旭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研究员戴向明认为,牛坡洞遗址时间跨度大、延续时间长,为认识贵州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以及研究该地区史前人类的体质特征、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为研究南方地区洞穴考古提供了重要参考。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设立的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建设的雄安新区文物考古数字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及先后进行的雄安新区全域考古调查、起步区文物勘察试掘、燕南长城专题调查和部分区段环境整治、南阳遗址考古调查、安新县古城墙勘察加固、宋辽边关地道保护展示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工作,为下一步文物考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表示,雄安新区开创了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模式,雄安新区考古工作也将随之形成城市建设中开展考古工作的新模式,对于营造全社会关注文物保护、投入文物保护、适应文物保护、得益于文物保护的有利氛围作出有益探索。

  “要通过公众考古让社会重视考古工作,让年轻人逐渐意识到古代城市的文化遗产是非常鲜活的,并且积极去关注、去研究。公共考古是我们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田野考古是一切的基础,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发现与研究,公共考古就只是空中楼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朱海仁表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公共考古应成为考古工作的重要标尺

2018-10-15 09: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