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禁锢加强优秀文化传承

2018年10月10日 09:08    来源:贵州日报    郭元鹏

  在时代背景革新的前提之下,我们有必要打破某些祖上留下的不利于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规矩限制,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不断发扬光大。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叠滘茶基村,素来以历史悠久闻名,除了拥有颇负盛名的叠滘龙舟队外,这个村还诞生了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十番。何汉沛正是佛山十番唯一认定的国家级传承人。为了让佛山十番跻身非遗序列,他打破了祖辈的规矩,不仅不再“传男不传女”,而且还“传授给外人”,目的就是为了让佛山十番能够传承下去。10月9日《广州日报》报道了何汉沛的故事。

  佛山十番,又称茶基十番。是由多种乐器组成的民间锣鼓敲击乐种,常用的有飞钹、大班鼓、大钹、大锣、二锣、翘心锣、高边锣、沙鼓、云鼓、响锣这十种乐器。现活跃于佛山市南海叠滘茶基村。据历史记载,佛山十番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喜庆锣鼓乐,佛山十番常在佛山秋色、北帝诞、春节、五月节等传统节日场合中亮相。

  出生于1947年的何汉沛是三代单传,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佛山十番,至今已有近60年。何汉沛成长的年代物质匮乏,对他而言,儿时唯一的乐趣就是放学后和村里的孩子们学习敲打十番乐器。但是,佛山十番的文化,也有一个祖上的规矩,就是“传男不传女”,也不允许传授给外人。这样的祖上规矩一直沿袭至今。到了这位传承人手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传男不传女”、“不允许传给外人”的祖上规矩是不是正确的?

  在民间,一些老手艺、老工艺、老秘方、老文化,都有着一种老规矩,就是“传男不传女”和“不允许传给外人”。这种桥段,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剧、武打片里看到。应该说,当时的这些祖上老规矩,是事出有因的。在贫穷的年代里,人们吃不饱、喝不足、穿不暖,全凭着老手艺赚钱养家,将自己家独特的手艺或者是文化,传授给女儿,传授给外人,就等于将“赖以生存的方式”送给了他人,会增加竞争的压力,导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影响了自己本家的生活质量。那个时候,很多老手艺、老文化,都是十分秘密的事情。

  然而,眼下的老手艺、老工艺、老文化的生存环境都已经今非昔比了,其存在意义不再是养家糊口。在时代背景革新的前提之下,如果还是坚持“传男不传女”或者“不传授给外人”,则会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况且由于婚姻制度、生育观念的改变,如今每个家庭的子女数量往往比旧时代少很多,如果继续遵从旧教条“传男不传女”、“不传外人”,会形成文化传承障碍,严重的有导致失传的可能。尤其是某些不属于大民间的稀有文化和独门手艺,非常具有文化价值,但如果其传承仍只限制在一个家庭,一个姓氏,一种性别,就更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在挖掘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打破某些祖上留下的不利于其传播、发展的规矩限制,尤其是“传男不传女”和“不传授给外人”这类已经不合时宜的禁锢。

  当然,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打通传承人男女限制痼疾外,还需要培训传承主体更好地理解保护政策,增加授徒传艺的本领,同时不断加强政府对传承人以及项目的保障措施。如此,方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不断发扬光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打破禁锢加强优秀文化传承

2018-10-10 09:08 来源:贵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