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的职业“第二春”

2022年09月30日 14:1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尽管已经迈入70岁“古稀之年”, 张成斌看起来精神矍铄、行动利落。每天早上7点半,吃完早饭,他会准时从家里出发,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到一家经营煤炭交易的私企上班。

  退休之前,张成斌在一所高校的财务科工作了几十年,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到年纪退下来以后,在熟人的介绍下,他应聘到现在这家企业上班,负责日常账务、工资核算等具体工作。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剧,“高龄就业”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求职者进入再就业市场。2020年2—9月,智联招聘平台提交简历的50岁及以上求职者同比增长32.4%,是35岁以下求职者的4倍多。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对于迈入退休年龄的老人来说,工作意愿和能力并没有被年龄所限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通过各种渠道重返工作岗位,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

  医生、会计、律师…专业技能职业更容易“超长待机”

  尽管已经办理了退休,但是刘文丽的生活反而更加忙碌。与以往只需要在医院和家属楼之间“两点一线”不同,如今的她,一周需要前往两家不同私立妇产医院坐诊。为了方便她出行,同样退休的老伴义无反顾当起了司机,每天开车接送她上下班。

  刘文丽曾经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退休以后,本想着颐养天年的她很快就收到了四五家私立医院的聘书。犹豫再三以后,习惯了忙碌生活的她接受了其中两家医院的聘任,目前一个月的工资要比退休前涨了不止两倍,再加上原本的退休金,刘文丽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儿女。

  刘文丽告诉记者,在自己医院的同龄退休老人中,像她这样接受聘任再走上工作岗位的不在少数。有人是被返聘到教学岗位上,负责培训年轻医生,也有人像她一样在社会机构任职,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受束缚,选择自己开诊所继续就诊。

  事实上,像张成斌、刘文丽这样具有专业技能的老人,在退休之后反而更加“炙手可热”,在求职市场上广受欢迎。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会计等行业中,这些退休老人不仅能成功实现再就业,并且可以获得相对体面的薪资待遇。

  BOSS直聘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活跃的55岁以上求职者数量同比上涨27%。岗位描述里明确“欢迎退休人员”的岗位同比上涨33%;其中,财务会计、医疗健康、出版编辑等行业占据八成以上。

  对于提供老年岗位的企业来说,这些退休老人有着独特优势:在所从事的行业有较高的技术专长和工作经验,比年轻人更懂得珍惜工作机会,尤其在一些特殊行业,很明显“姜还是老的辣”。

  在张成斌工作的企业里,除了他这个“古稀老人”,另外两个负责财务工作的年轻人还不到30岁。在日常核算中,由于多年积累的工作习惯,张成斌总是要反复核账三次以上才会放心。刚刚工作时,一起工作的年轻人总觉得他速度慢、啰嗦。但是在两次险些出错之后,现在年轻人见到他总会尊称一声“张老师”。

  尽管经验丰富,但是再就业对于这些“退休老人”同样意味着挑战和难度。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学会线上办公。张成斌表示,自己在闲暇时间会自学“充电”,如今已经适应了用办公软件记账、线上申报等“新玩意”。

  “我觉得这样挺好。孩子们觉得我年纪大了应该休息,但是我觉得人不能闲着。一直学习新事物,老年痴呆要找上我也要迟几年。”张成斌说。

  辛苦几十年,退休老人为什么还要找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辛苦工作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应该好好休息一下,趁这段时间到处旅游,或者含饴弄孙,开发一下别的兴趣爱好。为什么还要回到工作岗位,继续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对于很多忙碌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再就业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意味着个人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孙子今年两岁,正到了活蹦乱跳的年纪,需要身边一直有人看着。一般来说,像我这个年纪的老人,刚退休,身体也还好,应该帮着儿女照顾下一代。可是我不愿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今年63岁的王秀芬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完成了对儿子的养育任务,带孙子不是她的义务,更不应该成为她的全部生活。

  刚刚退休的时候,正值王秀芬的孙子出生。为了帮儿子的忙,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南方城市,搬到北京帮忙照顾孙子。北方寒冷干燥的空气、一家四口略显拥挤的屋子、要骑十几分钟电动车才能到的菜市场、到家仍然加班没时间和她交流的孩子……在北京两年的时间里,王秀芬感觉自己生活得并不愉快。

  原本是小学音乐老师的王秀芬在与儿媳爆发了一次争吵之后,回到老家,在当地一家老年人艺术中心当起了葫芦丝培训老师。现在的她,除了每周一三五按时上课,闲暇时光还会和艺术中心里认识的朋友一起去周边旅游,生活惬意得多。

  “在北京的小区里,遛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像我一样的老人。他们几乎都是为了带孙辈,从天南地北来的。有的人退休前是老师,有的人是医生,还有人之前是做大生意的老板。但退休了以后,我们就都变成了××爷爷、××奶奶。”王秀芬告诉记者,她很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教葫芦丝赚来的收益她都转给了儿子来补贴育儿嫂的费用。

  “虽然这份工作赚得不多,但是可以在经济上帮帮孩子,也可以实现我自己的价值。”王秀芬说。

  而一些工作的专业性并不强,对曾从事此类工作的老人来说,再就业很美好,但却没那么容易实现。

  2019年,50岁的赵春珍从工作岗位上“内退”下来。为了帮孩子买房,退休后的她很快就再次加入了“求职大军”。但是因为缺少专业技能,愿意聘请她的都是服务业相关岗位,如企业或商场保洁人员、养老护理员、超市售货员等。最后,为了平衡照顾家人和工作的时间,她在线上平台找到了一份“钟点工”的职业,工作时间为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7点。

  与全职工作不同,这份工作不仅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也没有劳工保障。赵春珍在工友的介绍下,给自己买了一份“意外险”,算是让家里人安心的保障。最近几年,她每天都奔波在去往不同雇主家里的路上。

  “工资不高,每个月也就3000多元,但再加上我每个月4000元的退休金,可以每个月省下一笔钱帮孩子还房贷,已经很满足了。”赵春珍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8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银发族的职业“第二春”

2022-09-30 14:1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