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多元生态释放更大活力

2024-04-15 09:07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成琪)

激发多元生态释放更大活力

2024年04月15日 09:07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在上海,商业+戏剧“双业态”的融合,为何会“火”起来?

  张余(上海现代人剧社总监、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这几年,上海演艺新空间不断涌现,有的是在写字楼、商场、文创园区开辟小剧场,有的是让戏剧走进咖啡馆、书店、酒吧。后者不是单一的剧场功能,而是呈现“双业态”甚至“多业态”的融合,相互赋能。

  就像我们做咖啡戏剧节。很多咖啡馆是白天营业,晚上7点以后客流锐减。但把戏剧引入咖啡馆之后,晚上7点30分开场,可以为咖啡馆增加额外的夜间人流和消费。咖啡戏剧节期间,票房归演出方,几十位观众带来的消费归咖啡馆。一方面,演出方省去了场租,另一方面,咖啡馆有了新的收入,这是一种互利共赢。

  记者:在这些新空间里的戏剧,跟常规剧场里的体验有何不同?

  张余:上海有很多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常说建筑可阅读,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口号,“建筑可戏剧”。

  我们今年要做一部法国戏剧《备忘录》,它是发生在一个公寓里的故事,在孙科别墅的一楼演出,比在剧场舞台上搭建一个公寓更有沉浸感。我们还有一部戏叫《11号配方》,是跟调香师有关的,计划在一家香氛店里演出,也很有沉浸感。在这样的空间里演出,能给观众带来一种沉浸感。真正将戏剧融入他们的生活。

  许多“95后”“00后”观众把看戏作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一种社交的场所。不像剧场里要正襟危坐,而是希望可以自由轻松,在不同的空间里,喝着咖啡、喝着酒去看一部戏。

  戏剧演出观赏方式的创新,早已成为国际戏剧创作的关注点。戏剧过去作为单纯的舞台表现样式,观众是在剧场被动地观赏,其实戏剧的作用远远不止单纯的观赏,戏剧的互动和交流,戏剧角色的转换体验,戏剧场景的再现和营造,能够充分调节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有个地方,能让身心疲惫了一天的上班族放松下来,笑一笑或流流泪,可能这天晚上就不会失眠了。

  记者:上海的演艺新空间已突破100家,以上演沉浸式小剧场音乐剧为主,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如何激发多元的内容,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张余:演艺新空间这个新的样式出现之后,部分作品取得了成功,必然会出现大量同质化的作品。市场变得很“卷”,有的戏演了三年,有的戏只演了很短的时间。而且,观众一开始比较有新奇感,时间长了以后,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剧目和演员,也会渐渐丧失兴趣。

  演艺新空间的发展,还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业内人士也都在动脑筋,下一步该如何走,思考新空间的数量能不能突破,作品的质量能不能提升。

  目前,许多新空间的作品,考虑商业效益的比较多,小剧场的先锋性和探索性不足,大家都不敢太超前。还有,票房好的作品,大都还是以国外引进版权为主,票房、口碑都很好的原创作品还不够。未来,希望能在这里诞生更多的原创作品。

  记者:这些新空间和新业态的涌现,给上海的演艺市场、演艺生态带来了什么?

  张余:上海不能只有大剧场,还需要许多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作为金字塔的塔基,让戏剧的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百老汇之所以繁荣,离不开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604个演出空间。许多作品已经在外百老汇千锤百炼了十多年后,才进入百老汇的商业剧场。

  这些星罗棋布的新空间,给年轻的戏剧从业者创造了机会。上海目前有13所大学都有表演专业,每年仅表演专业的毕业生群体都有1000人。国有剧团每年招收的人数非常少,就业成为一个难题,许多人要么转行,要么离开了上海。

  但现在,这么多新空间给了年轻人生存的空间。目前,大约80%的演艺专业毕业生,都在新空间就业。新的演出机会还吸引了许多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上海,成为“沪漂”,在这里磨炼自己,追寻自己的戏剧梦想。人才的汇聚,会对上海的演艺行业发展、文旅产业发展起到直接的助推作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