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十余年之久,中轴线申遗工程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也将于2023年1月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当中轴线申遗进入关键期,围绕如何讲好中轴线上的中国故事,结合当前如火如荼的文化遗产与数字文创的融合实践,聚焦“数字中轴”未来发展态势,需要更多理性思考。
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在日前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主办联合举办的“中轴线申遗的数字文创与多元想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发布了《“数字中轴”——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案例探索》报告。
报告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为背景,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下一个50年”活动框架中的“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议题,聚焦在“数字中轴”这一案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报告从实践与共建、体系与共创、方向与共益等三个维度依次展开,详细阐述了“数字中轴”项目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体系中对文化体验的跨界营造、对北京城市元素的多元表达、对科技向善的持续加温。
据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介绍,中轴线的数字展陈、IP的强化和传播、可持续的指数建设是腾讯助力中轴线申遗共创共建的三大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尝试采用云游戏、数字藏品等时下较为新潮的玩法活化“数字中轴”IP。
重新认识“数字中轴”的意义
“中轴线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观念,还是一个哲学理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表示,在数字文创赋能中轴线申遗过程中,要进一步推动中轴线的IP化、创意化和国际化,“要把青年人的创意激发起来,引入国际的力量,这样中轴线文创才能够体现出更大的价值,为申遗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对“数字中轴”的建设,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总编辑陈胜利认为,应立足学术的中轴、大众的中轴、人文的中轴、文创的中轴、中国的中轴、世界的中轴等六个维度展开。据悉,近几年,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的公众参与,文化遗产要为民惠民,要靠人民群众来保护和发展。今年5月份,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和发布了《北京中轴线保护条例》,其中就专门提出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参与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为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中轴线文化保护和传承,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联合创办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中轴线文创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梅松表示,今年将举办第二届,本届大赛将重点关注如何让北京的老字号焕发新生。
“数字中轴”的社交属性
数字媒体等数字创意手段的快速发展,频频改变当下人们的艺术生产和生活方式。张铮提到,“数字中轴”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这种社交属性能够将创意和认同、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有效链接,以此形成强大的数字凝聚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张烈通过分享孔子博物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数字隋唐”等项目案例,展示了数字技术对文化传播发挥的作用。他表示,未来数字创意既要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也要结合空间,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手段,更好地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贡献力量。
针对未来如何吸引或指导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类似北京中轴线等文化资源的设计共创这一问题,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程书馨认为,对于青年人而言,首先重要的是要梳理好文化与自身的关系,“我们要形成这样一些互动,其过程的本质在于个体对于文化的了解、认知和热爱。”
让数字IP打穿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
香樟资本合伙人钱中华提到,传统IP的一个重要局限是局限于手机和PC,存在线上线下体验的隔离,包括在文博领域的应用,也尚不够彻底革命。这一点同样对于今后“数字中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在钱中华看来,从文化IP的角度来讲,如何打穿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在两个世界自由穿梭、自由交融交互,是数字经济和传统文化IP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文化IP和数字体验,要突破PC和手机,要看一看VR,甚至要更多看一看AI和AR相关的技术。同时,也不必拘泥于元宇宙、数字、NFT等概念。他进一步指出,元宇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规避硬件迷思和平台迷思,真正从科技创新和产业项目入手。(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