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纪录片:“国家相册”中的高光时刻

2022年02月14日 09:10    来源:光明日报    张延利

  2021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迎接北京冬奥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我们亲历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在这一年里既用纪实镜头为国人留下集体记忆的难忘瞬间,也用自身发展见证着新时代的阔步前行。

  讲好百年党史 汲取前行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用纪实光影讲好讲透党的百年征程、百年经验成为年度纪录片创作的主基调。

  历史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反映到创作上就是要扎根人民、抒写人民、歌颂人民。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以山河为经,以岁月为纬,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展现了百年来成千上万先烈们共同书写的非凡历史。《绝笔》则以信为媒,围绕革命烈士的遗书、家信、入党誓词等临终绝笔,深度挖掘他们向死而生、不改初心的理想信念。专题片《人民的小康》以思想引领为主线,全方位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立体化反映老百姓的幸福小康生活和昂扬精神风貌。

  秉承正确的历史观,旗帜鲜明地阐发观点、引领思潮,发挥出主题主线创作的政治引领功能,是纪录片创作鲜明的价值坚守。《人民的选择》首次公开展示多份宝贵历史资料,用史实打动人心。《敢教日月换新天》注重史论结合,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充分挖掘历史背后的演化规律与发展动因,阐明新时代的发展成就与重大意义。

  这一年,纪录片创作将大主题与小故事、“大写意”与“工笔画”结合,以多元角度切入,呈现百花齐放的创作景观,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如《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来破题,另辟蹊径、视野独特。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事件,反映出百年大党的伟大成就。微纪录片《党的女儿》聚焦优秀女性党员,勾勒出细节丰富、情感细腻的党史。《红船领航》则将目光聚焦浙江百年历史巨变,讲述浙江人民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幸福落地》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风华正茂”这一特征,描绘出一组富有蓬勃生机的共产党员群像。

  此外,建党百年主题纪录片注重采用多元化表达手段和传播策略,用丰厚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人心。譬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画为体,以史为魂”,将党史内容和美术经典巧妙结合。《土地我们的故事》以大量的口述和人物面部特写镜头为表现手段,运用老照片、旧视频等历史资料,适当穿插当地民间小调和动画,使节目内容丰富扎实。《理想照耀中国(第二季)》创新推出原创手绘海报,将英雄人物形象与时代背景、革命事迹融为一体。《留法岁月》则通过动画分层等手段处理水彩绘制的人物场景,在写意手法中呈现百年前留法学生的生活。《诞生地》以地理空间为导向,开通红色巴士,串联上海红色地标,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八月桂花遍地开》则采用油画局部特写的技巧配合讲解,借助三维动画形式,呈现战争发生地、战争轨迹,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革命战争历史。

  国际传播能力持续增强

  一直以来,以纪实性为本质特征的纪录片可信度、感染力和故事性强,易于突破文化壁垒,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认同,是国际传播中的“文化硬通货”。在过去一年里,纪录片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021年起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推优扶持项目的通知》,为推进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注入强大动力。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多主体、立体式的中国纪录片外宣格局逐渐成型。中外合拍、合作传播成为纪录片“走出去”的一种流行范式。《柴米油盐之上》创新采用多主体参与的中外合拍和合作传播的复合型机制,产生显著的国际传播影响。2021年,央视与日本NHK再度携手拍摄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节目广受欢迎,后续双方将继续联合摄制,探索国际合拍项目系统化产出新模式。

  另外,许多纪录片在创作之初就统筹国内国际视野,积极运用“他者”视角向目标群体讲述中国故事,让处于跨文化语境下的受众更易于接受。比如,《智造美好生活》注重国际化视野与故事化表达,记录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实践成果。纪录片《来自东方的列车》以国际化的视角、现代的立场,讲述中欧班列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的全新改变。展现泉州世界文化遗产风采的《重返刺桐城》和聚焦国家公园建设的《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则在制作中注重对国际表达思维的运用,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传播场域的话语体系。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国际传播中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真切对话打通情感连接通道,进而实现价值认同和民心相通。譬如,《走近大凉山》采用平视视角,受访者感情流露自然,节目在中日主流媒体上线后打动千万网友。《重返红旗渠》通过中外当代学者的目光,重新探寻红旗渠的时代意义。

  行业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2021年,中国纪录片行业正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元气,实现新的增长。

  除了主题主线创作繁荣之外,其他垂直题材领域也在不断开拓,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特点。传统强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佳作不断。《跟着唐诗去旅行》带领观众追寻诗意生活;《我在故宫六百年》《紫禁城》从不同角度聚焦紫禁城的历史风云;《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纷纷探索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李白》《李约瑟和中国古代科技》《曹雪芹与红楼梦》则从文学、科技等不同视角切入历史讲述。

  美食人文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发展较为成熟的亚类型,在过去一年中也持续产出了多部佳作。央视纪录频道时隔多年后再度推出美食人文纪录片《澳门之味》,反映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在内地和澳门引发巨大反响。2021年,美食人文依旧是网络视听平台的重要品类,各平台推出了多部美食纪录片,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类型的发展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长久以来被视作短板的自然生态题材也取得了一定进步。《雪豹的冰封王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开幕式当天播出,引发热烈反响。纪录片《松花江》全景展现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状态,讲述江河与人的紧密关系。

  随着市场发展日益成熟,细化垂直领域越来越专业,多部纪录片填补了某领域空白。比如,国内首部系统梳理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传奇人生和心学思想的《王阳明》,全景式展现中国探月工程的《我们的征途》,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首部聚焦基金行业的《基金》,观察并记录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我不是笨小孩》,将新兵生活、训练、考核进行全景式拆解呈现的《新兵请入列》等。

  此外,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专业节展逐步恢复、行业平台密集发力,为后续发展注入强心剂。第九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推优活动顺利举行,为国产纪录片提供了创作“风向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北京纪实影像周、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等活动也逐步恢复,为行业发展提供交流互动平台。

  2021年年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举行年度纪录片片单发布活动,引发业界和观众的高度关注,有效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作者:张延利,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2021国产纪录片:“国家相册”中的高光时刻

2022-02-14 09:10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