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顶级IP”引“00后”共情

2021年01月27日 07:40    来源:解放日报    简工博

  “对00后来说,好玩比好用更重要。”今年两会现场,市政协委员臧熹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共鸣:这一代的青少年思想状态发生着巨大变化,上海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吸引青少年与红色文化共情共鸣?

  摒弃“说教”的方式

  臧熹列举了多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青少年的自我感、表达欲极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但“权威感”降到历史最低点——对传统、陈旧的方式接纳度低。然而上海红色文化场馆的宣传展示手段却较滞后,“微信公众号大多只有简介和预约功能,引不起青少年的兴趣”。市政协委员金江波也发现,上海红色文化数字内容转换率低,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的数字场景应用率低,开发手段单一,在青少年活跃的短视频、“B站”等平台,红色文化场馆注册很少,相关新兴文化产品匮乏。

  臧熹建议,充分探索利用“互联网+红色资源”道路,抢占青少年关注的新兴平台,摒弃“说教”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将场馆介绍迁到移动互联网上,而是从故事和人物入手、从青少年心理入手,将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他认为不妨大胆尝试打破“次元”壁,“比如四行仓库,能不能开发游戏,让青少年‘参与’其中去感悟学习。”市人大代表蔡金萍也强调“故事”的重要性:“今年是建党百年,有那么多故事可以讲,要用艺术的方式让年轻人感到生动有趣。”

  从一大会址纪念馆直播带货,到四大纪念馆推出盲盒潮品,从网上城市文化讲解到数字体验党课,市政协委员王慧敏看到上海的红色文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文化企业、科技企业。她希望呵护这类“自下而上”的红色文创热情。“上海拥有一大批具有顶级IP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议研究红色IP的评估、授权、确权和运营等的规范与管理,为红色文创提供一站式服务。”

  “日常”承载红色文化

  “上海是一个落叶不扫的马路都能成为‘网红’的城市,文化休闲消费需求非常旺盛。”在王慧敏看来,除了可供消费的文创产品,红色文化还应融入上海都市生活的日常肌理,创意地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文化体验产品。

  市政协委员李培红以去年10月中运量公交71路推出的“最美上海红色之旅专列”为例,上海几乎所有的红色文化场馆、纪念地都有公交地铁可达,这些线路串联起来就是一条红色之旅。她建议通过公交、地铁报站、广播及车厢、车站的主题装饰,介绍沿途红色景点,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相关站点的红色历史,“市民游客乘坐公交地铁,就上了一堂党课”。如今,上海各区都在推出自己的“红色线路图”,她建议全市对红色资源进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以增强辨识度。

  “上海红色文化地标还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产业转型期间的工业遗存,有些地方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李培红建议,应该把这些地点都纳入上海红色文化系列系统开发,“这样整个上海的红色历史就串联起来,而不是割裂的”。

  “要打破红色文化是属于传统的、继承的、过去的观念。”在金江波看来,红色文化不仅属于过去,也是当下的,更是未来的。市政协委员翁文磊建议对年轻人应该“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如三八红旗手、劳模、杰出青年等,他们都是信仰者、实践者,也是红色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播者。不少代表委员也表示,这样“日常”的人或事,承载的红色文化元素更能引发当代青少年的共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用好红色“顶级IP”引“00后”共情

2021-01-27 07:40 来源:解放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