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剧莫被话题误

2020年09月18日 09:23    来源:安徽日报    刘振

  如今,有一种现实题材影视作品被称为话题剧。何谓话题剧?就是针对当下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来编织故事、设置人物、表达观点。话题剧编得好,很容易引来关注、引发共鸣,但倘若过于迎合话题、迎合舆论,剧情难免变得“套路”“狗血”。

  相比前些年高高在上的“悬浮剧”、违反逻辑的“伪现实剧”、颜值至上的“偶像剧”,话题剧是对现实题材创作的回归,在创作理念上值得肯定。创作者敏锐、准确地捕捉有痛感的社会话题,紧紧围绕话题进行创作,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来完成话题阐释和主题表达。今年以来获得不错收视率的几部电视剧,如《安家》《三十而已》等,就属此类。这些剧作直面社会重男轻女、教育焦虑、两性情感等问题,不回避、不美化,而是充分开掘主题,塑造典型形象,其情节往往令人产生痛彻心扉的共鸣,并在网上掀起一波波讨论热潮,推高了话题剧的流量效应。

  但并非所有的话题剧都能保持高质量,实际上,高开低走甚至“烂尾”的话题剧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话题剧成也话题,败也话题。缘何如此?其一,创作者过于依赖话题效应,过犹不及。当提炼主题变成了堆砌主题,似乎只有极端的情节和人物才能引起话题性,剧情不是靠自身的逻辑去推进而是靠话题先行,忽略了生活本身的复杂与多样,就显得生硬做作,失去了现实感。其二,过于迎合观众情绪,落入套路化窠臼。话题剧引发热烈讨论,本是好事,但一些观众情绪化、非理性追剧,无形中对套路化的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创作者往往遵从观众的“意旨”来设计情节,满足了观众的肤浅情绪与刻板认知,却失去了向话题更深处开掘的可能。其三,前期制造话题时用力过猛,制造矛盾太过激烈,人物性格太过奇葩,已经透支了故事的现实合理性,以致结局无法收场,逻辑上无法自圆其说,就成了“烂尾”剧。

  话题剧莫被话题误。关切现实、捕捉热点是话题剧的优势,但必须警惕话题先行、话题堆砌式的创作方式。话题只是反映现实的切入口、搜集素材的线索,一部剧作最核心的还是人物,如果舍本逐末,只想着靠什么话题来引爆流量,人物跟着话题走,只会让作品沦为功利肤浅的流水线产品。要从人物这个“根”出发往下推进,通过鲜活具体的人物和情节的刻画,实现从话题到主题的自然过渡,才能使观众感受到生活的质感与真实。

  话题剧要提升质量,不能止步于展示话题,还要有引领作用。话题剧触及的很多热点问题都牵涉“三观”,倘若为了引爆话题而不惜放大对立、制造焦虑、贩卖情绪,无益于抚慰人心、引领社会。创作者首先要校准“三观”,探讨话题时要有所点拨、启示和引领,这是文艺创作不能缺失的社会责任。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遵循创作规律,兼顾现实感与问题意识,话题剧才能超越一时的话题效应,迸发出打动人心的恒久魅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话题剧莫被话题误

2020-09-18 09:23 来源:安徽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