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殊人群参观、游览常态化

2019年11月05日 08: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珂

  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机构,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现出博物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参与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的条件。

  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探索,主要集中在场馆基础设施及信息服务层面,但满足特殊人群参观、游览常态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设施保障是前提——环境无障碍

  在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配备了基础无障碍设施,具备出入口绿色通道、无障碍电梯、母婴室等设施和空间,提供轮椅、童车、拐杖租赁和协同特殊人群参观等无障碍服务。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应充分考虑残障观众的需求,设置侧位和低位服务台、低位饮水机、无障碍导向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和无障碍信息设备等设施,以便残障参观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览方式,顺利完成进馆、参观、休息和离馆的流程。

  这需要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贯彻无障碍理念,通过数字化建造手段,对可能造成游客不便的物理空间进行优化。目前国际上前沿的做法是在场馆建造过程中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从科学理念出发,并结合博物馆无障碍规范,搭建场馆三维模型,在数字化模型中模拟参观者通过拐角、上下扶梯和展厅等空间,对产生的碰撞点进行施工设计修正,另外,在某些复杂区域中自动计算最优参观路径。

  轻量化的手机辅具——信息无障碍

  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通过专题活动等形式尝试探索信息的无障碍传达,定期组织面向残障观众的讲解活动,比如浙江省博物馆于助残日启动“博物馆无障碍手语讲解”项目、广东省博物馆在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为视障人士提供专场导览服务等。

  除了举办相关专题活动,博物馆还试图在展览中满足视障群体在参观过程中的感知需求。南京博物院开设助残主题馆“博爱馆”,提供展项触摸、语音解读、自动导览车等无障碍服务;上海博物馆特展“浮槎于海”提供5件复制作品供参观者碰触,并在导视牌设置了盲文解说,便于视障人士了解展品内容。

  但国内博物馆的信息无障碍传达主要是通过临时展览、特展和特定活动来体现的,大多没有实现全展区的无障碍导览和讲解服务常态化。多数博物馆都提供语音导览服务,但讲解内容以及语速等往往不能充分考量到特定人群的实际需求。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推出了一款“智慧世博馆”小程序,为视障人群定制了“视觉辅助导览模式”,方便盲人及视力不佳的游客参观使用。在信息技术层面,优化了初始菜单的页面布局,设计了欢迎界面的语音提示,增加了洗手间等服务设施的语音导航,并且可一键切换至无障碍导览,解决了盲人朋友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难题。

  但仅仅跨过“如何使用”这一道“关卡”还不够,残障观众或多或少缺失了某些感知“通道”,这种感官的不同会导致认知的差异,所以即便是正常人习以为常的用语和解说词依然会让盲人朋友难以理解。基于此,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无障碍导览小程序对展出200多件展品的解说词进行了二次编写和重构,通过“口述影像”方式,即把展品“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将视障朋友无法接收的影像讯息转换成语言表述,协助克服在参观中出现的各种影像障碍。

  得益于手机操作系统的无障碍设计,盲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场景越来越常见。而博物馆也应从使用场景和用户画像出发,在开发导览系统时,把视障群体如何使用手机辅具无障碍参观纳入考量,如使用轻量化的小程序代替传统需要下载安装的APP,使用短信验证码或语音验证码代替传统的图片验证码等。

  尊重意识是关键——态度无障碍

  残障人群进入博物馆,不管是以参观者还是以工作人员的角色出现,如何做到态度无障碍,是值得所有文博场馆及公共场合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

  上海嘉定博物馆曾尝试让自闭症孩子在博物馆担任相关工作,让孩子在博物馆内通过农场效应慢慢适应外界的压力,希望给孩子建立跟世界沟通的窗口。

  除了在公共空间硬件环境上做到无障碍外,还需要在观念意识层面多做引导,如对馆员进行无障碍服务技能培训和意识培养及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等。这就要求博物馆需要充分收集残障人群的建议并纳入服务体系。

  残障人群需要社会的尊重和接纳,而不是过度的关怀和同情。因此,用友善的态度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尤为重要。只有提供恰当的帮助,才能让所有人都具备走进博物馆的条件,享受文化带来的丰富的精神生活。这需要行业标准和法规条例的不断完善,以切实保障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将无障碍建设落到实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让特殊人群参观、游览常态化

2019-11-05 08: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