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浪漫经济”刮起文化体验风潮

2019年08月08日 08:57    来源:国际商报    刘旭颖

  原标题:七夕“浪漫经济”刮起文化体验风潮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从服装到珠宝,从化妆品到餐饮,从鲜花到礼品,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电商平台,今年七夕节早早就展现出“浪漫经济”的火热。不过记者也发现,与以往相比,今年七夕节文化体验更受青睐。

  “遇到对的人。”一大早,江女士就在朋友圈晒出一张手工制作的贴着喜鹊剪纸的红灯笼图片。“这是前几天趁着周末,和老公在一个文创小店一起做的,提前过个七夕。别说,还挺有意思的。”江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像这样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作为“卖点”的商家并不在少数,早就启动七夕模式的各大电商平台更是如此。七夕节前一周,“七夕情人节礼物”成为热门搜索词TOP1,口红、香水蝉联“最不会送错”的情人节礼物。此外,腕表、演出门票销量增幅也很可观。记者发现,不少品牌都推出了七夕节限定款,中国元素不仅体现在包装设计上,产品本身的设计也比往年更用心。周女士就收到这样一份国风设计的口红礼物,她告诉记者,“其实现在很多国内品牌都在提升设计和质量,这样的礼物好看又实用,还有纪念意义。”

  在清华大学传播学院研究员李唯梁看来,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是一笔宝贵财富。虽然像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气息”和“经济色彩”,但节日经济不能只贴个“七夕”的标签,搞点打折促销就算过节,还要充分挖掘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借助传统节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这样不仅有利于繁荣商业,更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除了买礼物,也有不少情侣选择逛博物馆、游公园过七夕。时值暑期旅游旺季,今年七夕,众多景区和目的地相继推出了文化内涵丰富的七夕主题节日活动,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在北京,颐和园、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等多家市属公园举办了“七夕游园会”,包括文化展览、互动体验、特色文创等丰富活动。圆明园推出了七夕巧市,为游客带来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等七项七夕节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颐和园也举办了多项传统乞巧活动,由面点师傅和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带领游客体验巧果、面人的制作。此外,成都永陵博物馆的市集和诗会、新余仙女湖的七夕民俗文化周等活动都吸引了游客的关注。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年轻人对七夕节的认知越来越回归文化的本源。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与七夕相关的旅游内容中,“乞巧”这一关键词的热度相比去年同期上涨37%,而“情人节”关键词的热度则比去年下降4%。

  “七夕节前后出游的年轻游客越来越多地关注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乞巧、吃巧果等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过节方式,正在变得比以往的拍照秀恩爱更时髦、更有个性。”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说。

  冯饶分析认为,今年七夕的传统文化周、文化节等活动明显比往年更多,旅游市场对于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入、准确的认知与把握。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些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将在政策倡导与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在数量与质量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带动整个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由于今年的七夕是工作日,市内游或周边游成为七夕出游的主要方式。马蜂窝调研数据显示,68%的游客选择在市内景区和周边体验七夕的文化氛围,23%的游客选择短途国内游,仅有9%的游客希望出国过七夕。同时,七夕节前或节后的周末也成为过节高峰期,59%的游客选择“错峰过节”。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七夕“浪漫经济”刮起文化体验风潮

2019-08-08 08:57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