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亚洲电影走向世界?听听陈凯歌、阿米尔·汗怎么说

2019年05月17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袁秀月

  原标题:亚洲电影走向世界?听听陈凯歌、阿米尔·汗怎么说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中国电影含蓄、日本电影细腻、印度电影现实性强……每个亚洲国家的电影都带有各自民族的特色,但如何才能更好地交流合作,使亚洲电影走向世界?16日,亚洲影视周电影大师对话召开,陈凯歌、阿米尔·汗、陈道明、章子怡14位亚洲影人汇聚太庙,就亚洲电影的文化传承和文明互鉴展开讨论。

  说起中国电影文化的文化传承,每位从业者都能从自己的立场给出建议,但如果将视角扩大到亚洲,各个国家的电影人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从《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到《霸王别姬》、《妖猫传》,陈凯歌一直用电影记录时代的变化。对时间,他有特殊的感触。他说自己在电影行业已经40年,而在这4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亲历者,陈凯歌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认为,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而这正是电影人创作上的宝贵财富。

  他还称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为自己的老师,因为他的作品曾给电影初学者很深的影响。

  山田洋次是日本电影界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有《寅次郎的故事》、《远山的呼唤》、《学校》、《黄昏清兵卫》和《武士的一分》。有媒体评价,他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创作,是一个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

  在现场,他也提到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他很疑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描述日本人的变化。在越南导演陈英雄的电影中,他对其中朴素的生活场景感到很亲切。他认为,亚洲的民族性里有很多的共同性。

  法籍越南裔陈英雄曾被称为越南电影的一面旗帜,在他看来,亚洲电影发展,需要形成一种亚洲的电影语言。他说,越南法国的双重文化身份,让他能更清晰地探索越南文化,能更清晰地向世界表现这种文化。他还提到,电影语言不是用摄影机拍出美丽的图片,而是去传达一个文化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

  由于文化背景相似,亚洲的故事都是共通的,而且彼此能体会相似之处,但要让让外国观众了解亚洲国家的深层文化,陈英雄认为,就需要把电影语言发展地更复杂精确。

  在中国倍受欢迎的阿米尔·汗,也以导演身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电影是讲述故事的最好方法,他很期待讲述亚洲古老故事的方法能够被重塑,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生命力。

  曾用一部《小鞋子》感动了全球观众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则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他说,没有任何艺术比电影更适合讲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他看来,在当今世界,我们没必要强调地域,文明对话非常有必要,而没有任何艺术比电影更适合讲述一个国家的文化。电影就是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友谊。

  被称为俄罗斯“战争派”导演的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说,俄罗斯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一直在争论发展道路问题,如今,他在古老的太庙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对于亚洲不同国家的电影人而言,仅在语言层面进行对话其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文化、技术等方面相互借鉴。演员陈道明提到,其实我们大部分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电影电视。他认为,人类、种族之间最原始的尊重就是公平。亚洲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建议亚洲电影人对话形成一种机制,在大家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探索亚洲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章子怡则从演员的角度谈起,她认为,创作者不能丢掉生活,需要接受新事物,感知新世界。“我们的环境很急促,有时候有很多快产品出现,到那时我们不能丢掉最原始的生活所赋予的元素。精准地表现电影所要传达的生活内涵,是维护文化特殊性的关键。”

  泷田洋二郎是日本著名导演,他执导的《入殓师》曾拿下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刚在中国拍摄了一部电影,合作演员有张国立、韩庚等。他称,在与中国电影人合作过程中产生很多思想碰撞,但在碰撞、融合之中,他也学到了宝贵的知识。

  俄罗斯最具国际声望的导演谢尔盖·波德罗夫则谈到了用电影承载文化多样性。他认为,亚洲是历史、传奇的宝库,亚洲各国影人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合作,努力去用电影表达真正的情感,产生无限可能。

  泰国著名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曾用《拳霸》征服了一众动作片影迷。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达让亚洲各国距离越来越近,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亚洲的文化力量。(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亚洲电影走向世界?听听陈凯歌、阿米尔·汗怎么说

2019-05-17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亚洲电影走向世界?听听陈凯歌、阿米尔·汗怎么说

  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 中国电影含蓄、日本电影细腻、印度电影现实性强……每个亚洲国家的电影都带有各自民族的特色,但如何才能更好地交流合作,使亚洲电影走向世界?16日,亚洲影视周电影大师对话召开,陈凯歌、阿米尔·汗、陈道明、章子怡14位亚洲影人汇聚太庙,就亚洲电影的文化传承和文明互鉴展开讨论。

  说起中国电影文化的文化传承,每位从业者都能从自己的立场给出建议,但如果将视角扩大到亚洲,各个国家的电影人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从《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到《霸王别姬》、《妖猫传》,陈凯歌一直用电影记录时代的变化。对时间,他有特殊的感触。他说自己在电影行业已经40年,而在这4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亲历者,陈凯歌经常问自己,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认为,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而这正是电影人创作上的宝贵财富。

  他还称日本导演山田洋次为自己的老师,因为他的作品曾给电影初学者很深的影响。

  山田洋次是日本电影界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有《寅次郎的故事》、《远山的呼唤》、《学校》、《黄昏清兵卫》和《武士的一分》。有媒体评价,他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创作,是一个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

  在现场,他也提到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他很疑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描述日本人的变化。在越南导演陈英雄的电影中,他对其中朴素的生活场景感到很亲切。他认为,亚洲的民族性里有很多的共同性。

  法籍越南裔陈英雄曾被称为越南电影的一面旗帜,在他看来,亚洲电影发展,需要形成一种亚洲的电影语言。他说,越南法国的双重文化身份,让他能更清晰地探索越南文化,能更清晰地向世界表现这种文化。他还提到,电影语言不是用摄影机拍出美丽的图片,而是去传达一个文化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

  由于文化背景相似,亚洲的故事都是共通的,而且彼此能体会相似之处,但要让让外国观众了解亚洲国家的深层文化,陈英雄认为,就需要把电影语言发展地更复杂精确。

  在中国倍受欢迎的阿米尔·汗,也以导演身份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电影是讲述故事的最好方法,他很期待讲述亚洲古老故事的方法能够被重塑,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生命力。

  曾用一部《小鞋子》感动了全球观众的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则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他说,没有任何艺术比电影更适合讲述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他看来,在当今世界,我们没必要强调地域,文明对话非常有必要,而没有任何艺术比电影更适合讲述一个国家的文化。电影就是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可以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友谊。

  被称为俄罗斯“战争派”导演的费多尔·邦达尔丘克说,俄罗斯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一直在争论发展道路问题,如今,他在古老的太庙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对于亚洲不同国家的电影人而言,仅在语言层面进行对话其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文化、技术等方面相互借鉴。演员陈道明提到,其实我们大部分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电影电视。他认为,人类、种族之间最原始的尊重就是公平。亚洲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建议亚洲电影人对话形成一种机制,在大家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探索亚洲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章子怡则从演员的角度谈起,她认为,创作者不能丢掉生活,需要接受新事物,感知新世界。“我们的环境很急促,有时候有很多快产品出现,到那时我们不能丢掉最原始的生活所赋予的元素。精准地表现电影所要传达的生活内涵,是维护文化特殊性的关键。”

  泷田洋二郎是日本著名导演,他执导的《入殓师》曾拿下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他刚在中国拍摄了一部电影,合作演员有张国立、韩庚等。他称,在与中国电影人合作过程中产生很多思想碰撞,但在碰撞、融合之中,他也学到了宝贵的知识。

  俄罗斯最具国际声望的导演谢尔盖·波德罗夫则谈到了用电影承载文化多样性。他认为,亚洲是历史、传奇的宝库,亚洲各国影人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合作,努力去用电影表达真正的情感,产生无限可能。

  泰国著名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曾用《拳霸》征服了一众动作片影迷。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发达让亚洲各国距离越来越近,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亚洲的文化力量。(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