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乡村景观 助力可持续发展

2019年04月23日 08: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翟 群

  原标题:保护乡村景观,助力可持续发展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确定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为“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s)。4月18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文物、建筑、旅游、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各自眼中的乡村景观。

  不能忽视的文明记忆

  何谓乡村景观?根据2017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关于乡村景观遗产的准则》,乡村景观指“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陆地及水生区域,通过农业、畜牧业、游牧业、渔业、水产业、林业、野生食物采集、狩猎和其他资源开采(如盐),生产食物和其他可再生自然资源”。乡村景观遗产指的是“乡村地区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景观历经数千年得以形成,是人类和环境发展史、生活方式及遗产的重要部分。乡村景观遗产反映了社会结构及功能组织,及其在过去和现在的形成、使用和变革。乡村景观遗产包括文化、精神和自然属性,这些都对文化多样性的延续意义重大。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城市人口增长已升至全球人口增长比例的54.82%,尽管乡村地区的增长占比下降,但乡村地区的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专家表示,人口发展的不均衡使得一些乡村地区荒废,同时另一些地区还在承受人口压力。乡村景观有其脆弱性,对乡村景观环境的任何细小改变,都可能引发极大变化,甚至导致整个乡村景观遗产的废弃。所以,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是乡村景观中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的必要手段。社区参与对乡村景观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需要社会与遗产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

  呵护中国最美乡村景观

  “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原农业部分四批认定了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涵盖28个省区市、涉及104个县市。这些遗产历史悠久,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体现了农业在供给保障、就业增收、生态环境、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方面的多功能性,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遗产地可以说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景观。”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巡视员戴军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日益广受关注,如云南哈尼梯田就已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自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多部门共同建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央财政支持等重要工作机制,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传统村落保护取得初步成效,部分濒危遗产得到保护,村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住建部村镇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苗喜梅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中63%修缮了祠堂等传统公共建筑,58%修缮了古桥、古路、古井等环境要素,71%修齐了道路,66%实现了垃圾收集管理,72%增加了防火防灾防洪等安全设施。各地通过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及档案的管理,提高了保护意识,也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

  截至2018年10月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传统村落文物保护资金13.2亿元,270个纳入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程中的首批51个项目已基本完成,第二批100个项目正在推进实施。通过数年的积极探索和扎实工作,在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程的示范引领下,全国传统村落保存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激发乡村景观的时代活力

  戴军认为,乡村景观保护的核心是遗产与社会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活态性,它是人与自然在农业地区协同进化的典型代表。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镌刻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指导委员会中国办公室主任闵庆文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建立三个核心机制,一是以生态与文化保护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二是以有机生产、功能拓展、“三产”融合为核心的产业促进机制;三是由政府、科技、企业、农民、社会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农业遗产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没有它后面等于零。”

  抖音“山里都是好风光”项目负责人朱凌介绍了其项目在文旅扶贫方面的一些做法,包括依托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图文打造农产品的品牌,聚集各个行业的专家协助开展“三产”融合等乡村振兴项目等。“我们还在贫困县开展培训,找抖音上的手机摄影达人教农民拍摄家乡的美景、农产品,通过线上培训和组织社群的方式教他们相关知识技能,目前我们的培训覆盖了50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7400多人。”朱凌说。

  “融合成为乡村景观的主题词,要让保护传统村落和改善村民生活相融合,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乡村的保护和乡村的传统生产方式的现代延续相融合,保护工作和媒体宣传相融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吕舟表示,通过这样的融合,乡村景观将在新时代呈现出新面貌。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指出,乡村景观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参与。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可持续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是要求乡村景观对人类社会、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一份作用,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保护乡村景观 助力可持续发展

2019-04-23 08: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