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发展

2019年04月18日 10:17    来源:华声在线    张小乙

  原标题:理论学习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发展

  随着民族地区发展日益提速,民族地区的交通、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过去人们眼里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民族地区,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孤岛,与此同时其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和部署,顺应潮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应走好融合发展之路。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要与现代潮流相融合。文化具有时代性、发展性,一方面今天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复杂社会生态和时代背景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与时俱进,地域传统文化就难以继续生存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根深叶茂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能为民族地区实现后发赶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把其中依然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古为今用,能重新释放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首先要深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的独特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戏曲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嫁娶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挖掘,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类别、内容、样式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去粗取精,解析其特色并进行文化符号的采集、加工和提炼。其次要对接当下和未来潮流,探寻传统与现代的共通之处,以传统文化基因为基础进行再创造,将具有民族地区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嫁接到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融入到当下人们的住宅、景观、服饰、饮食、艺术及音乐等当中,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包装、演绎出来,用现代、时尚的面貌创造性表达、阐释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通过古今融合,既与时俱进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潮流感,又不忘源头表达出浓郁的民族感、地域感。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要与外来文化相融合。历史和实践表明,地域传统文化不可能作为一个孤立的点独善其身、孤芳自赏,而是时刻处在一个与外部文化、外部生态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动态系统中。尽管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相对封闭,其文化变迁的节拍相对缓慢,但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从未停止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交流和融合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伴随本土群众的大量走出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外游客走进来,地域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正上演着激烈的碰撞与交流,在正视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带来的冲击和消极影响的同时,要大力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受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我省民族地区难免有内陆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的迷信、封闭、保守等局限,应学习海洋文化的开放、外向、兼容、冒险、开拓等优秀品质,吸收工商文化中敏锐、坚韧、务实、效率、创新、进取等积极因子,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中崇尚理性、科学、民主、法制等人文精神。在坚定自己的文化传统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使之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要与高新科技相融合。科技创新向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高新科技不断推动文化产品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的当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好融合高新科技的重大机遇。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采集、存储和管理,建立数字化传统文化数据库,实现民族地区历史、建筑、艺术、服饰、文物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文化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及录入数据库,同时创新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文化元素提取、检索与开发利用服务平台建设。二是推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围绕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互联网+数字技术,搭建民族地区风土民情传播平台,特别是依靠新媒体、新技术、新展示手段的使用,将民族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逼真的形式在线上进行还原、展示,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更大范围快速高效传播。三是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加强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管理、服务及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发展

2019-04-18 10:17 来源:华声在线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