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灵宝村:女子渔鼓队唱出乡村新变化

2019年04月01日 09:3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姚鹏

  晚上7点,宜昌市伍家乡灵宝村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刘艳和同村8名姐妹正拿着瓷盘和筷子练唱新节目,她们正在为村里的文艺汇演进行最后的排练。

  渔鼓是湖北省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形式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10月以前,刘艳和队友们对渔鼓并不熟悉。这一年年底,伍家乡文体中心结合渔鼓易于普及的特点,在灵宝村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鼓进行试点学习传承,招募女性村民组建渔鼓队,并大胆创新,将村民身边的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和谐邻里关系写进台本。

  “大家讨论发现,渔鼓的走唱形式相对简单,进行方言味的故事说唱,村民容易接受。”灵宝村文体干部杨祥龙说,试点开始后,村民对渔鼓的兴趣越来越浓,乡文体中心专门请来了渔鼓老师授课。

  2017年12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13名“80后”“90后”女性成为首批渔鼓队队员。2018年春节,渔鼓队参加乡文艺汇演,一出名为《喜事新办不铺张》的渔鼓表演,以独特走唱形式赢得了满堂彩。后来,《走文旅路开幸福花》渔鼓表演获得了全乡文艺汇演第一名。

  “看得懂、听得懂,喜欢看。”65岁的李正香评价自己眼中的渔鼓队,渔鼓队的表演不仅生动,说唱的还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大伙乐于接受。

  “新的生活新风尚,喜事新办喜洋洋,不拖桌子不收礼,亲朋好友也欢畅……”当渔鼓队唱出这样的歌词时,不少村民深有同感。近年来,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苗头开始出现,有村民因为“赶情”还闹出不愉快。乡政府及时向村民发出移风易俗、抵制铺张浪费的倡议,渔鼓队以一场即将举办的婚宴为引线,讲述主人公拒绝收礼、亲朋好友其乐融融的故事,节目表演后,村民们大声叫好。去年,仅灵宝村就有十多户村民放弃了大操大办的想法。

  杨祥龙介绍,从渔鼓队组建之初,乡文体中心就着手将村里发生的故事与传统演绎方式结合。“听他一句真诚劝,让出田地全村欢。公路修通设施全,旅游兴旺客不断……”这是《走文旅路开幸福花》节目中的歌词。每一句,都激起了村民共鸣。

  伍家乡南湾、灵宝两个农业村纳入“南灵片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规划。在不动“一山一水”的前提下,将从公路等基础设施开始推进。修路免不了征迁,部分村民有抵触情绪。为帮助村民转变思想,村里请来老师,以村民“张三婶”因顾及自己的草莓田不支持修路,还与周围邻居发生矛盾,到看到文化旅游前景同意修路的故事,谱写了一段渔鼓歌词。

  “这一说一唱,讲的就是我们自己嘛!太接地气了。哪个愿意成‘张三婶’哟。”今年2月,该节目在村民中演出,7组村民龚朝金感慨地说。龚朝金的田地刚做完征迁测量,听到表演中生态发展的意义和愿景后,当即表态将积极支持工作。

  “传统的东西要传承,创新才能让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4岁的队员彭艳艳说。一次在家中练习时,彭艳艳惊喜地发现,母亲袁桂兰也熟悉渔鼓节拍。原来,数十年前,袁桂兰也是农村渔鼓队的一员,看着女儿能传承这门艺术,老人十分欣慰。彭艳艳表示,只要队伍需要,自己会一直唱下去。

  杨祥龙告诉记者,渔鼓队从成立至今,村里陆续有20名女性参加培训,目前固定的演出队伍为1男9女,虽然是义务演出,但大家积极性特别高,收到的社会效果也很好。

  伍家乡文体中心负责人唐鑫表示,该乡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责任和义务将传统文艺表演方式传承下去。灵宝村渔鼓队既传承了传统艺术形式,又讲述了新时期的农民故事,乡里会进一步对渔鼓队予以扶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湖北宜昌灵宝村:女子渔鼓队唱出乡村新变化

2019-04-01 09:36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