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化馆人才缺失问题待解

2019年03月25日 08: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杜洁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提交了关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谈到,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基层文化馆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扩建面积、人流量节节攀升,与各个馆人员编制“零增长”之间的现实矛盾日益突显;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要求与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矛盾。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机构都是为广大公众服务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不断重视,公共文化机构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较之前有明显突破,一批批新建或扩建的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越来越现代、气派,有的还成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自2011年《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印发,各地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以美术馆为例,2017年全国美术馆接待观众3724万人次,年增长超10%。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机构尤其是基层文化馆的人才问题越发凸显。

  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在公共文化领域坚守了30多年的王利,接任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已有3年。这3年来,成都市文化馆每年都对外公开招聘人才。不管是有工作经验的还是应届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都有可能被吸纳到馆里,每年3人至5人。王利希望这样的招聘频率可以使成都市文化馆的人员构成逐步年轻化,因为成都市文化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匮乏的问题。并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地文化馆馆舍条件都在进一步改造升级,成都市文化馆的分馆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经落成并即将投入使用的东部分馆在为成都市文化事业带来良好发展契机的同时,馆舍扩建也使得人才匮乏的问题更突出。

  “人才流失严重和专业人才匮乏,两种情况并存。”王利对此非常苦恼。她到成都市文化馆工作的3年中,离职人员已达7人,尤其是优秀的专业人才流失,不仅给相关工作带来困扰,而且给其他人员造成不良影响。“有一年,馆里的一名资深主持人来找我,说要跳槽到外面的公司,我挽留了很久,最后还是没留住。之后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替补。”王利说。

  编制少、待遇低是导致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种境况在基层文化馆较为普遍。而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区县文化馆表现得尤为严重。据王利介绍,成都市所辖20个区(县、市)文化馆馆长总在变动中,“能坚持3年的都较少,因此,很多工作很难持续”。

  优秀团队带头人少之又少

  在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团队带头人。一个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不仅专业水平要高,还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文化馆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分析,对本专业、本团体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有详细规划。在业内人士看来,文艺团体的兴衰常常与团队带头人的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很多文艺团队中的优秀带头人少之又少。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文化馆馆长王晓津直言,在基层文化馆普遍缺乏团队带头人,这带来的后果是馆里的作品创作能力不高,组织的活动缺乏新意,群众欢迎度和参与度不高。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突破口是领军人才。大量的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能把一个机构带活,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

  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管理等各方面人才。而培育基层群文队伍,又需要各方面举措齐头并进,既能解近忧,又能化远虑。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金武刚认为,《“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创新、协同、开放等新理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在选人、用人、育人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上,颇有突破发展之举,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具有更多的启发意义。例如,完善机构编制,明确要求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有编制人员1人至2人,从而为专业人员的引入创造条件;探索设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从而有助于政府面向社会招贤纳能等。同时,他建议,要解决基层文化馆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可以将基层公共文化全面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为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储备专业人才。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基层文化馆人才缺失问题待解

2019-03-25 08: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