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引的“艺术”

2019年03月25日 08: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悦悦

  “写论文可不可以用第一人称?”“一篇文章最少需要引用多少文献?”“是不是引文后面加括号注释来源就不算抄袭?”“是不是引用原文比自己复述更‘保险’,也更容易拿高分?”……和很多英国大学的课程一样,快到交论文的那几周,我总会腾出小半节课的时间集中回答学生关于论文的问题。而每一年,都会有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提上述问题。欧美大学对论文的要求和对抄袭的界定,不仅中国留学生有时会感觉摸不到头脑,英国本地的学生有时候也觉得糊涂。

  其实不论不同科目老师的具体要求如何,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写好学术文章,就是要先知道学术写作中旁征博引的“艺”和“术”。

  首先要捅破的一层窗户纸是,论文的目的不是考核学生读了多少书。有些学生误以为参考文献搞得越长越体面,行文中引用越多越容易得到老师青睐。学术论文,不论是几千字的课程小论文还是上万字的学位论文,其最终考核的都是作者是否有能力为现有的学术知识添砖加瓦,比如用新证据或方法证明、完善、修正或者扩充我们此前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的认识。我们添加的这些“砖瓦”,不论有多么细小,都是学术原创性的所在,所以论文的核心是说服读者为什么我们添加的这些砖瓦有意义。因此不论是用第一人称还是使用第三人称,最重要的都是能让作者自己的逻辑贯穿始终,而所有引用的文献,都是服务于支持和延展作者自己的逻辑。

  简单来说,引用文献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为自己的论点做背景铺垫,即让读者明白论文所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而在这个或近似的问题上,谁曾经提出过哪些观点。这个回顾以往文献的过程,并不是为了向读者(即阅卷老师)展示“我做了我该做的功课”,而是为了明确指出“纵览现有资料,缺陷在哪里,以及我的观点能对这个缺陷的弥补或改进在哪里”。这也就是旁征博引讲究的“艺”,即你对自己的观点和相应“学艺”之间的关联有清楚明确的定位。

  引用文献的第二个作用是在论证观点时,对自己的论证过程做支持,比如某个分论点和已经发表的科研发现契合,或者某个看似有争议的观点已经被哪些研究反复证明。换句话说,学术文章讲究“有理有据”,“理”即你要向读者阐述你自己得出的道理,而你引用的文献,不论是哲学家的概念还是实验学者的数据,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证据”。通过引用已发表内容来“举证”的过程就牵扯到旁征博引的艺术中的“术”了。

  关于旁征博引的“技术”,我来分享一些学生经常搞糊涂的事情。有些英国学生即便写本科毕业论文时都还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行文中要用脚注或者加个括号注明出处。其实,这是为了让读者可以根据相关文献查证自己所说观点是否可信。因此,一篇论文需要引用多少文献,或者在哪里需要加注并没有一定之规,这取决于你所论述的内容中有哪些是需要或者可以被已经发表的作品佐证的。

  那“举证”中是不是直接引用原文就一定更好呢?也未必。别忘了,论文最重要的是让读者看到你的逻辑脉络,确立你自己的观点,因此,如果大段摘抄别人(在别的语境甚至是话题下)的语句,往往会打断你的行文节奏。所以我常常建议学生要学会在有限的篇幅中“记得给自己留够空间”,慎用超过3句以上的原文引用。当一篇论文通篇是一个接一个的不同学者观点的原文引用时,那篇论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编辑过的学习笔记,作者提出自己原创观点的空间自然会被挤掉。往往更为有效的办法是,把那些让你觉得有启发的观点用你自己的话“意译”一遍,然后在你的复述后面标注来源。

  “意译”恐怕也是很多英语非母语的留学生发怵的事情,因为他们往往有个错觉,即如果没有很好的语言技巧,用自己的话讲别人的观点很容易被贴上“抄袭”的标签。这是对“意译”的一个误解,因为“意译”不是简单的“复述”,并不是让你用近义词或者不同的句式把原作的意思表达出来。它是指你把别人的观点(“意”),通过你自己的理解“释译”在你论文所讨论的问题中。换句话说,与其用两步走的方法,先原文引用某人的某个观点,然后再另起一句话来解释这个观点和你的论点有什么关系,“意译”让你一步到位,即向读者直接展示观点和你论文的切合点在哪里。

  当然,什么样的文献是最有力的证据,怎么才能把“意译”做得更到位,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开动脑筋的。当你参考完别人的观点,又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时,也许上述问题的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你面前。

  (寄自英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旁征博引的“艺术”

2019-03-25 08: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