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对话: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2019年03月12日 16: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利用,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还对新时期文物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人们对文物了解的加深,社会上对于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也逐渐增加。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文物保护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上,还有一定难度。在中国经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上,五位代表委员围绕文物保护利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3月8日晚,中经两会之夜访谈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张鹏/摄 

  访谈嘉宾(从左至右)

  袁啸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主持人

  苏伯民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王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贺云翱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安来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潘路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护是前提,还要重视原真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让文物活起来,不仅包含博物馆的文物,还有更多的内容。现在,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各部门的保护标准也不太统一,在火花与利用方面也没有形成规范性的文件。此外,文化遗产因自身属性的不同,精神意义、现实意义也有所区别,发挥的社会功能也将有所不同,因此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方式也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这个问题应该如何看待?

  贺云翱: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文化遗产的形态很多,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分成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等等,类型很多,还有可移动、不可移动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总体上讲,多样的文化遗产已经受到社会广大部门的重视,并却能够加以利用,并形成一个很好的趋势。但正是因为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无法为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品质的遗产制定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些硬标准是不可改变的:

  第一就是保护好,任何利用的前提都是保护好。如果遗产本身在利用中受到任何损失,就已经违背了保护利用的原则。保护是大前提。

  第二,在国际上讲,保护要做到原真性保护,你不能搞一个假的,它是什么样你就要怎样保护。而中国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利用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原真性的保护,甚至改变了它的原型状;还有就是把文化遗产孤立的保护下来,而没有保护好它的环境。这方面日本做得很好,我们常说这个文物的环境很漂亮,原来的河流山川草木等等,可以在文化遗产中得以保留。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相当部分文化遗产的原环境被改变了。

  安来顺:从技术层面、管理方面来看,肯定需要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类型的自身需要来制定保护利用的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技术、方法等的不同,而忽视了他们共同的原则。

  无论是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它们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因为它们承载了过去人类群体的文化意义,并最终形成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就像贺老师刚才所说,我们看一个遗产就不仅仅看的是一个物件,而是它们因为人文属性而承载的多重价值和信息。

  贺云翱:文化遗产是在历史过程中被人们选择之后传承下来的东西,对人类来说是不可再造的,它的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造性决定了它拥有最高价值。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和合理的利用这些文化遗产,非常考验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高度,也是历史和现在的博弈。在这中间我们如何理性的承担这种代际责任,把过去的东西保存好并且传给后人,这是需要放在更高的道德和法律体系层面考虑的问题。

  文物保护利用还面临很多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对文物保护利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当前,我们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苏伯民: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它本身有一套系统和理论科学。但是我觉得,咱们现在在很多基础理论方面还很薄弱。所以文物保护工作要做好,首先需要社会上将文物保护这门学科当做独立的学科来看待,而它本身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它所追求的保护效果、保护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等等,都还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做大量的研究。只有把这方面做好了,我们才能涌现出文物保护方面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和修复理论,也才能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物的历史信息,最大限度的保留它的物质材料的原真性和真实性,否则所谓的“修复”只能做出一个假的不像假的,真的不像真的这么一个东西。

  文物保护是利用的大前提,前提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利用。要告诉公众,文化遗址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因为很脆弱,国家花了很大的代价去保护。你把这些内容告诉公众以后,他们走到遗址前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就会产生保护文物的欲望,在参观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收敛自己的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总之,在文物利用的时候,不能想利用就去利用,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这是不行的。要让观众树立“文物是需要保护的,它的特性不可再生”的观念。因此,我们要用更加严谨的、科学的手段把文物保护好,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利用,这就是文物保护所追求的原则。我觉得,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这都是一个无法突破的底线。

  潘路:文物的保护利用中,保护是前提,一定要在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对其加以利用;而利用也是有很多底线的。

  从保护方面来说,我认为有三个问题:第一就是需要唤醒公民的保护意识。第二,目前,基层很缺乏保护人员,因此要解决制度、编制等方面的问题,增加基层保护人员的数量。第三,文物保护的基础理论还不够,这也是需要特别加强的。我希望能够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保护是前提 沟通协调是核心 人才是关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政策有了,还要考虑落实问题。如何落实文物保护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呢?

  贺云翱:根据我们的调查,落实“最后一公里”还存在保护力量不足、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刘玉珠局长也强调了这一点,他甚至向全国的县委书记、县长们呼吁,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能够保证文物保护的力量。我认为,刘玉珠部长发出这样一个呼吁是有原因的。我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记住,保护才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对得起历史,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物事业的水平。

  安来顺:在管理层面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各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之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并将文物保护利用作为政府的一个系统工程来处理。否则,光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文件可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潘路:我认为,“落实最后一公里”实际上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具体的组织实施者要从制度管理方面做好具体的策划;而具体的工作人员要把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问题解决好。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苏伯民:我觉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是要加强行业专业人员的培养。只有培养出大量专业人才,才能将不专业的人员置换出来,这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王巍:“让文物活起来”,要有合适的方法。考古工作、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是最了解“让文物活起来”这个内涵的。因此,他们必须要有主体意识,思考自己工作的内容怎样展示最合适?找什么样的机构合作最好?另外,技术的支撑和经费的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否则活起来就只是一个口号,很难落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聊到这儿,我们今天的节目要跟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五位代表委员能够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想要了解更多2019全国两会的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两会对话:五位代表委员谈“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也能做“网红”?代表委员:文物传播创新应坚守底线

更多文字和视频相关内容,可扫码二维码获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两会对话: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2019-03-12 16: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