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能做“网红”?代表委员:文物传播创新应坚守底线

2019年03月12日 16: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随着科技的发展,文物传播的手段也愈发丰富起来。文物们“走出”了文博机构,“走”上了荧幕,还动了起来。另外,还有很多文博机构通过举办讲座、借助媒体报道等方式开展“公共考古”,加深观众对于文物的了解。对于这些现象,代表委员怎么看?在中国经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上,五位代表委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3月8日晚,中经两会之夜访谈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张鹏/摄 

  访谈嘉宾(从左至右) 

  袁啸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主持人

  苏伯民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

  王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贺云翱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安来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潘路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文物火起来不等于文物活起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着流量营销的时代的到来,这两年网红博物馆、网红展览、网红文物、网红文创频出,一方面网络营销使得文物逐步走下“神坛”,俘获大众的眼球;另一方面,由于过度重视流量,使得文物和教育娱乐混为一谈。代表委员们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在流量营销时代,文博人应该如何保持初心、从容应对?

  苏伯民:这是个新问题,也叫互联网现象。文物本身就有向社会展示的功能,所以我觉得文博人不应该完全抵触,而是应该研究如何利用这种新形势,更好的为文博机构的宣传、展示等功能来服务,用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新方式,将文物宣传出去。这也需要文博界和互联网界联合起来来研究这个问题,才能创造出更适合大众口味,同时品质较高的产品,而不能简单的把文博机构的文物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变成一种娱乐产品,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减文物本身和博物馆的历史厚重感。

  王巍:我不完全排斥这个现象。我觉得这其实就像“快餐”和“正餐”:有的人只要吃饱就行了,但有的人追求吃好。另外,“快餐”不能成为唯一,也不能成为主流。

  虽然“网红”出现后,文物或者博物馆会增加曝光量,但博物馆是神圣的,是历史文物的承载着,人们应该去了解博物馆深邃的、丰富的内涵,而不是看热闹一样“一闪而过”。我觉得这是当代博物馆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需要下功夫研究。

  贺云翱:博物馆有自己的功能和定位,文化也有不同的层面。博物馆首先要保存我们历代先人创造的文化财富,并让它们永久的传下去,这也是它的基本功能。当然,它也要通过一些陈列、展览、出版、信息化传播等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真实的历史。如果一个博物馆没有底线,失去了对文化的传播和引导,将是不可想象的。过分的世俗化,或者说“娱乐至死”,不是博物馆的方向。我们要对这种现象警惕自省,坚守底线,。因为如果大家都去娱乐化、低俗化,我不知道人类将会被引导到什么方向。

  安来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技术,和博物馆文化之间混为一谈。我觉得,这种技术进入到各个领域是很正常的,进入到博物馆领域本身也没有错,博物馆应当欢迎和接受这些东西。

  问题是使用这个技术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没有别的其他任何的文化意义,就会对博物馆带来伤害。但如果运用的好了,就会成为博物馆弘扬文化的延伸的手段。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博物馆文化的主流。

  王巍:我补充一点,我觉得我们谈到了一个非常严肃地话题。现在,我们的文化艺术,包括博物馆和媒体机构,究竟是去迎合大众,还是去引导大众,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迎合和引导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有些“网红文物”,只是为了迎合大众,让大众觉得有趣,去点击。我觉得媒体报道或者文艺创作的时候,应该把引导作为己任,因为引导好了也并不影响经济收入。

  潘路:我和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你如何发挥它的正能量。现在一些新媒体方式,最重要的是考虑如何遏制恶俗内容,发挥正能量。这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期待的。

  “公共考古”是对文化遗产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公共考古”也是考古界比较火的话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公共考古”?公众如何参与考古?

  王巍:其实我们做考古的一直有一个苦恼,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自认为非常重要,我们自己的脑子里也对考古的过程有一个很清晰的印象,但是老百姓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转换语境和表达方式,包括利用数字化的表达方式,让老百姓明白。

  30年前的日本,“公共考古”就很普遍了,例如召开遗址说明会,邀请包括小学生在内的百姓来参加,向他们介绍这里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等等。百姓们都很感兴趣。

  我认为,要做好公共考古,第一需要学者有这方面的自觉,第二需要媒体紧密的配合,第三需要用民众能够听得懂的方式来解说。

  贺云翱:我们考古人,原来自己做考古、写报告、出论文,认为这是我们的科学责任。但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大家发现如果科学不被民众所掌握,这种科学最终也无法实现人类的普遍进步。公共考古就在这样一个进程中,在一个知识公共化的背景中所产生的。

  当然,考古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何让公众所理解,就需要一些方式。包括考古学本身的一些话语体系也很难理解,如何转换话语体系,这对考古界本身提出了任务。

  此外,我们认为地下保存的文物不是我们考古界自身的财富,而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作为科学共同体,我们可以发掘它、研究它,但它实际上还是属于公共的。在这个背景下,考古界履行公共考古的责任既是科学的伦理,也是道德的要求。

  另外,由于考古的经费来源等都是用的纳税人的钱。我们除了完成考古界自身的科学任务以外,还要回馈社会,把知识传播出去。

  总之,在多重作用下,推动了公共考古的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那么,让观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中,对文物保护利用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王巍:其实,文物遗址保护也需要民众的参与,如果只是学界、业界谈保护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全社会都关注遗址保护,那取得的效果肯定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公共考古”不仅让民众理解到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关阅读:

    两会对话:五位代表委员谈“让文物活起来”

    两会对话: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更多文字和视频相关内容,可扫码二维码获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文物也能做“网红”?代表委员:文物传播创新应坚守底线

2019-03-12 16:5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