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复兴的美丽变奏

2019年02月25日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王海燕

  “前人留给我们的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留给后人的又将是什么?这是北京的发展所必须回答,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一书去年在京出版,北京地理学者朱祖希在书中这样写道。

  学者的感叹,也正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谋虑所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老城不能再拆了”的重要指示,大规模文物腾退、街区生态重塑、胡同民生改善等,近年来成为北京推动老城保护复兴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一批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也在老城的有机更新中不断涌现。

  保护传承与时代创新相交融,北京,这座拥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都城,正在焕发新的青春。

  前所未有的文物腾退

  一个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直接的体现莫过于文物。说起这几年的文物腾退力度,东城和西城区的文物部门不约而同都用了这四个字:“前所未有”。其规模之大,投资之巨,都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

  因为历史原因,北京老城的不少文物建筑都处在被占用的状态,有的是被单位占了,作为办公空间;有的是被居民占了,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早已沦为大杂院。被占用文物绝大多数都已破败不堪,亟待抢险修缮。

  “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处理好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从2016年起,北京老城文物腾退速度加快。地处核心区的东城和西城分别制定了文物保护5年计划,要在2020年底之前各完成47处文物腾退。

  “在35天奖励期之内,38户居民全部签订了腾退协议。”2018年12月17日,随着最后一户居民在腾退协议上签字,位于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从大杂院中成功“突围”。绍兴会馆因鲁迅曾居于此而著名。1912年至1919年,鲁迅住在会馆“补树书屋”中,在此期间先后写出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包括绍兴会馆在内,截至去年底西城区已实际启动52个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其中25个项目腾退清零。京报馆、五道庙、朱家胡同45号茶室、庆云寺、婺源会馆、恭俭胡同三官庙等一批文物,告别了拥挤嘈杂的大杂院生活。

  全力推进中轴线申遗,东城区去年完成了社稷坛、天坛、太庙等国家级文物的住户腾退工作,以及估衣会馆、湖北孝感会馆等5处普查级会馆类文物腾退工作。“十三五”计划启动的47处文物腾退项目已启动32处,有26处腾退清零。

  市文物部门和东西城共同配合,去年下半年,位于中轴线上的景山、中山、北海、天坛四座历史文化名园全部完成住户腾退。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编制中轴线保护规划,扎实推进遗产点腾退、钟鼓楼周边疏解整治、正阳门到永定门步行环境提升等30余项重点项目。“遗产点腾退”加大推动力度。

  简简单单的“腾退”二字背后,是极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既要与时间“赛跑”,按期抢修文物;又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诉求,统筹安排足够的安置房源;还要理顺与产权单位的关系,解决众多历史遗留问题;此外还要在工作方法上创新,弥补文物腾退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可以说,每一处文物腾退,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要满怀对历史、对先人的敬畏之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扎实推进文物腾退。”市委市政府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基层不断涌现的创新经验,让这两年来的北京老城文物腾退速度不断刷新。一批率先完成腾退修缮的文物,如沈家本故居,已活化为公益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承载历史信息的文物建筑开始续写新的历史。

  集众智重塑街区生态

  北京都城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她有巍峨宏丽的故宫、塑造壮美秩序的中轴线、匠心独具的皇家历史园林,还有呈棋盘式分布的老城街巷。胡同里质朴的青砖灰瓦,浓厚的邻里人情,还有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才是这座老城最温暖的底色。

  在大规模腾退文物的同时,北京老城的街区生态重塑也悄然启动。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背景下,老城2435条背街小巷启动了3年提升计划。开墙打洞、私搭乱建、胡同乱停车、堆物堆料、电线凌乱等胡同乱象,逐一整治。

  400米长的西斜街,紧邻西单北大街,隐藏在一片繁华的商业楼宇后面。因为是待拆迁区,胡同里的基础设施连续10年没有更新,居民别提有多委屈。2017年背街小巷整治启动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宫浩担任西斜街街巷长,实施了拆违、封堵开墙打洞、增补绿植、开展平房区物业等一揽子整治措施。现在的西斜街,道路敞亮了,老槐树下红窗灰瓦的古韵回来了,大杂院也因为天天有保洁员打扫,变得干净利落了。

  胡同环境整治只是第一步。街区生态重塑涉及房屋修缮、建筑色彩、业态布局、道路交通、景观提升等若干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东西城结合自身特点,各有各的招数。

  东城区给辖区17个街道配备了责任规划师,他们都是来自一流设计院和知名大学的设计团队。责任规划师负责推动街巷提升改造的规划落地,把关规划设计,全程跟踪指导,监督指导施工,推进社区营造等等事宜。

  东华门街道东四南地区,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院子,差一点儿被产权单位拆了重新盖。闻讯赶来的责任规划师马上和街道协商,及时阻止了产权单位的翻盖行为。“上百年的老院子,虽然不是文保单位,但也不能想拆就拆,想盖就盖。”通过责任规划师背后的智库团资源,街道找来各路专家为老院子把脉,设计修缮方案。拿着方案,街道和责任规划师团队一次又一次和产权单位沟通,讲规划,讲施工工艺,讲相关法律规定。最终,老院子保住了,修旧如旧。

  西城区则启动了街区整理更新计划,全区15个街道划分为101个街区;并借助雄厚的专家资源,出台了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小到商户门头牌匾,胡同后窗的花纹样式,大到街区公共空间如何营建,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最美大街”阜内大街,经过两年的街区整理,一期项目(阜成门至赵登禹路段)已基本完成。集步行、骑行、市政设施摆放、非机动车停放、景观绿植点缀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政休闲带”;集合电力线、路标、信号灯等于一身的“综合杆”,让这座大街在还原传统风貌的同时,还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前门大栅栏历史文保区东北角,占地3.3万平方米的北京坊项目,以不一样的方式诠释着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这片街区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一直是商贾云集之地。2003年启动改造之初,虽然仍是商业街区,但房屋大多已经很破旧。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西城区用了前后14年时间,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规划;并在国内首次采取建筑集群设计的方式,对大栅栏这片古老的街区进行有机更新。2017年初一期项目建成开放时,很多市民被迷住了:除了核心建筑百年劝业场修缮一新外,沿街8栋国内顶尖的建筑师操刀设计的单体建筑,各有各的魅力,与街区内中西合璧风格的百年金店等老建筑交相辉映。最值得称道的是,楼与楼之间刻意保留了原先蜿蜒曲折的胡同肌理,排子胡同、弓字胡同、三富胡同等,承接着老街区的历史印记。

  热闹繁华、人潮汹涌的什刹海片区,正在向“静下来、慢下来”的老城格调回归。环湖违建逐个拆除,曾经的酒吧一条街——荷花市场闭市改造提升,一度被商家“割据”、景观视野最好的环湖栈道,也全部归还给市民。最让人欣喜的是北京老城唯一一处湿地公园——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的落成开放。荷花、菖蒲、菱角等50多种水生植物,为西海营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成群野鸭嬉戏其中,为城市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和色彩。

  西城区已有17片街区的提升改造基本完成。东城区,以雍和宫大街重回“慢街素院”为代表,一批历史积淀深厚的老街区也正迎来新面貌。

  汇众力改善胡同民生

  北京既是一座汇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之城,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市民实实在在居住着的实体城市。居住是否舒适,生活是否便利,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温度和品质。而补齐民生服务的“短板”,也是近年来北京老城保护复兴的重要途径。

  住在胡同里,如厕是第一大难。坑位少,异味儿重;冬天冷,夏天热。特别是老年人如厕,有着诸多的不方便。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厕所革命”的号召,北京核心城区老旧公厕改造于2017年底启动。坐落于平房区的胡同公厕是这次提升改造的重点。

  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龙爪槐胡同4号的公厕去年完成了改造,女厕厕位从原先的3个增加到了7个,而且增加了空调、新风系统。“一点儿味儿也没有,早晨上厕所也不用排队了。”住在胡同里的老街坊们伸出了大拇指。

  东城区北新胡同西口雍和宫40号的厕所“样板间”更先进。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如厕,厕所蹲、坐坑增加了尼龙抗菌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采用石墨烯发热技术,解决了厕所冬季采暖、水路防冻等难题。今后还要安装感应厕纸机,实现厕纸免费供应。

  在去年完成235座公厕改造提升的基础上,今年东城区将继续改造提升公厕277座;到2020年,全区1207座老旧公厕的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将全部完成;西城区将在今年7月底之前,完成全区700多座三类公厕的改造升级目标。

  停车难,也是胡同居民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来胡同路就不宽,两边再停一溜儿机动车,更加逼仄难行。目前在东西城试点的“胡同不停车”,为解决停车矛盾蹚出了一条路径。

  王府井大街东侧,有一条堵车出了名的煤渣胡同。胡同紧挨着协和医院(北院)地下车库,每天穿行胡同的机动车有五六百辆之多,堵成一锅粥是常事。老人出门提心吊胆,“后面总有车主摁喇叭催你快点走。”

  去年下半年,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多个部门,优化了胡同周边的交通秩序。胡同禁止停车,居民车辆则以优惠价格停到周围的楼宇停车场。整治后,胡同通行能力大大提升,街坊们也不用为没完没了的汽车喇叭声烦恼了。

  目前东西城实现不停车的胡同有20多条。其他不具备条件的胡同,通过居民自治,施划停车位,引入专业公司管理,逐渐规范停车秩序。

  什刹海街道前铁社区的群力胡同,一度被称为“地锁胡同”——300米长的胡同有近百个私装地锁,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经常被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去年下半年,群力胡同大变样,地锁统统不见,居民持证在道路一侧有序停车,老胡同又找回了往日的安宁秩序。

  “这就是居民停车自治发挥的作用。”什刹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拆除私装地锁后,街道、社区和停车居民一块儿商议,在哪儿设栏杆,在哪儿划车位,共同商讨、修订停车自治公约。最终胡同里划出了54个停车位,居民实现了办证停车。工作人员还在非机动车道铺上了塑胶,方便居民出行。道儿好走了,停车有秩序了,老住户们拍手叫好。

  这两年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深入推进,北京核心城区不少低端的农贸市场关停,居民买菜成了难题。利用疏解腾退空间,集蔬果销售、理发、家政、维修、小物超市等内容于一身的便民商业服务综合体在老城区频繁亮相。地下微仓储、共享洗衣、智能自提柜等新型服务设施,也在社区布点。

  无论是前门西兴隆街文艺范儿十足的胡同菜市场“微风市集”,还是新近在长椿街亮相,集家庭仓储、阅读、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方”地下仓储,抑或是“一站式”满足居民生活所需的展览路榆树馆百姓生活服务中心,跨界融合已成为老城便民服务业态的新趋势。以西城区为例,各种便民商业服务综合体已建成40处,今年年内将达到55处。

  胡同孕育新型邻里关系

  老城的渐进式有机更新,在重塑胡同生态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胡同文化和邻里关系。有搬出去的老街坊,有新住进来的年轻人。密集居住的群租客走了,与胡同风貌相得益彰的文创工作室搬了进来。大杂院里曾经“各扫门前雪”邻里关系变了,以胡同共享空间为媒介,新的情感纽带在频繁的互动交往活动中,变得日益清晰并且坚韧起来。

  位于新街口街道宫门口东岔81号的白塔寺街区会客厅,现在已是周围上百名居民的精神家园。“每次路过这儿,有事没事都要进去看看。”安平巷社区居民宇文芳退休后,是这儿的常客。她如今是街区会客厅“安平伙食社”的一员。“我们这儿的美食达人可多了,窝窝头、菜团子、丝糕、驴打滚、艾窝窝、蒸饺、发糕……变着花样做,完了送给社区里的老人们尝鲜。”

  安平伙食社占据了街区会客厅一楼进门左手边的位置,冰箱、灶台、菜刀、砧板、蒸锅、油盐酱醋等厨具和调料,一应俱全。街道办事处出资提供烹饪场地和工具,居民们只管来乐和就好。同在一楼的还有带着大家编织、旧衣再利用的“春晖缝补社”,再现几十年前供销社场景的“福田合作社”,楼上还有木工社等3个社团。

  “过去胡同里没地方呆,岁数大了也不知道该干嘛了。现在有这么一个地方,大伙儿说说笑笑,在一起做做饭,感觉特别亲热,自己好像也变年轻了似的。”60岁的宇文芳笑着说,另外擅长做饭的她,厨艺被大伙儿认可,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一种新型的胡同共享空间,白塔寺街区会客厅是由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地区负责腾退的公司、安平社区居委会和一家名为“熊猫慢递”的文创公司共同合作推出的项目,因紧挨着白塔寺而得名。自2017年9月份启动以来,会客厅已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300多场次。在古塔的见证之下,胡同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的演绎。

  东四街道的“胡同花友会”也别具一格。北京的胡同普遍缺树少绿,有爱侍弄花草的,在自家养上三盆五盆的,但不成气候。利用街巷疏解整治腾退出来的边角地,由东四街道倡导,胡同里的居民成立名为“花友会”的志愿组织。街道发花草、蔬菜种子,提供花箱、花钵,砌起别致的小花池,居民当花匠,各自有各自的承包地。只一两年的工夫,东四流水巷、铁营南巷等,已是远近闻名的花廊。夏秋季节,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造型俏皮的大小葫芦、婀娜繁茂的凌霄花爬满藤架。

  “现在大伙儿碰一块儿,经常斗花,斗草,交流养花经验。”东四花友会会长李健说。不仅种花草,还种瓜菜。去年10月份,东四胡同的居民们过起了首届丰收节,蛇豆、灯笼椒、柿子、核桃、砍瓜、石榴……丰收的瓜果蔬菜彼此赠送,共同享受丰收的乐趣。

  在北京老城,这种主体更多元、内涵更丰富的胡同文化正悄然兴起,并将融入“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北京城市特色中,成为今后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老城复兴,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古今交融的北京老城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老城复兴的美丽变奏

2019-02-25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